永州祁阳: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5:52 1

摘要:近年来,祁阳市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展开深度合作,提升乡村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数字化设备,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通过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降低技术门槛,让乡村教师能够快速上手,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工具

近年来,祁阳市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展开深度合作,提升乡村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数字化设备,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通过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降低技术门槛,让乡村教师能够快速上手,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工具,开展“双师课堂、同步课堂、数智课堂”教学新应用,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有力推动了乡村教师发展,提升了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双师课堂”,丰富课程资源。

在“双师课堂”的创新应用方面,祁阳市积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精品课程与学校实时课堂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教师在课前依据学情特点精心设计双师课堂教学环节,实时链接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资源片段和章节内容,并在节点播放这一极简应用的基础上叠加圈点、批注等功能,助力学生突破重难点或拓展新知识。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科学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重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精品课程的呈现方式,通过分内容、分节点、分时段展示精品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实现了学生与线上课程教师、线下课堂教师的同频互动。

构建“同步课堂”,促进教育公平。

祁阳市立足现有设备条件,大力推广教师自带移动终端的“极简”应用方案,积极搭建“1+N”“N+N”网络联校架构,全力推进“同步课堂”建设。选取先行试点学校,借助网络联校的优势,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进行科学规划与选课安排,融合移动终端与CCTalk教育平台、希沃白板等多元技术平台,开展城乡学校“1+1”“1+2”乃至“1+6”等多样化同步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城乡学校“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教研”的目标,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校的课程资源配置。

建设“数智课堂”,提升教育质量。

​祁阳市教育局设立中小学数字化教育推进办公室,并组建了一支由正高级教师周建军牵头负责的教育数字化名师公益团队。该团队探索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开发专题讲座课程10节,深入全市100余所学校,对教师进行下校培训和指导,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融入课前教研、课中激趣导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思维拓展等环节。确定20所市级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学校,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极简“数智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手机端或平板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体同屏到教学一体机大屏上,实现了教学智能体与学生的现场互动,模拟角色对话、口语交流反馈等教学场景,有效展现了学生与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智能体的对话交流情况,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教学,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全方位赋能。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