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ouke de Vries,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荷兰艺术家,与陶瓷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瓷器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与再造。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伦敦著名的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后,便投身于文物修复与估值领域,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20世纪90年代初,他逐渐
Bouke de Vries,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荷兰艺术家,与陶瓷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瓷器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与再造。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伦敦著名的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后,便投身于文物修复与估值领域,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20世纪90年代初,他逐渐将重心转向陶瓷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这一转变不仅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源自他内心深处对艺术品保存与传承的热爱。
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De Vries深刻体会到了围绕不完美文物估值所存在的道德困境。这些困境挑战了他对于艺术品中不完美、损害以及文化历史价值的传统观念。他意识到,传统的修复观念往往追求完美,而忽视了艺术品在经历时间洗礼后所留下的独特痕迹与故事。
于是,De Vries在他的艺术实践中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如他在个人网站上的一份宣言中所阐述的那样,他并没有选择隐藏陶瓷物品生命中那些最戏剧性事件的证据,如细微的裂纹、边缘的脆裂或是断裂的手指。相反,他强调这些瑕疵所赋予陶瓷物品的新地位,灌输给它们新的美德与价值观,并推动它们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来,即便是那些几乎看不见的发丝般裂缝,或是微不足道的边缘损伤,都可能使一件曾经价值连城的瓷器变得几乎一文不值,甚至让人觉得不值得花费成本去修复。然而,这样一件物品,尽管它仍然承载着制作它所需的所有技艺——无论是伍斯特早期作品的精湛工艺,还是康熙瓷器的典雅风范,亦或是塞夫尔瓷器的华丽绝伦——却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一事实在De Vries看来显得颇为不协调。
因此,他选择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为这些受损的瓷器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他不仅仅是在修复它们,更是在重新诠释它们,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光发热,讲述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独特故事。
来源:清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