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定培强技能!思南县全力打造“轻纺工人”培训品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9 14:47 1

摘要:在推动乡村振兴与稳岗就业的关键时期,铜仁人社系统将培训品牌作为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载体,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记者从铜仁市人社局获悉,在推动乡村振兴与稳岗就业的关键时期,铜仁人社系统将培训品牌作为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载体,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以来,思南县紧扣轻纺产业发展需求,以“以岗定培、精准赋能”为核心,全力推进“轻纺工人”培训品牌创建工作,实现了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就业市场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期,累计培训457人次,其中“轻纺工人”专项培训6期31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5%以上。

培训现场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校准产业培训 “指南针”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思南县立足本地轻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轻纺企业用工需求,建立“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机制,通过深入28个乡镇(街道)摸排群众培训意愿,走访县内及对口协作地区轻纺企业收集岗位需求,精准绘制“轻纺工人”技能需求图谱。针对服装制造、纺织加工、鞋帽生产等细分领域,推出“订单式”培训方案,创新开设“企业直聘班”“技能进阶夜校”等多元化培训模式,确保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以2025年第一期缝纫工东西部协作培训班为例,结合服装企业对缝纫机操作、服装设计、质量检测等需求,采用“理论+实操”教学模式,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辅助导师,重点强化学员设备调试及品质管控能力,切实通过“精准滴灌”式培训,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

考核现场

多维发力宣传造势,奏响品牌传播 “奋进曲”

品牌建设,宣传为先。思南县通过“线上+线下+口碑”三维宣传矩阵,持续提升“轻纺工人”培训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培训品牌专栏,定期发布培训动态、岗位信息、学员就业案例等内容。线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周边村寨、社区,通过张贴海报、举办院坝会、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面对面讲解轻纺产业发展前景、培训政策及就业优势,展示学员优秀作品、企业用工成果,营造“学技能、进企业、促就业”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在岗人员“活广告”作用,通过举办技能竞赛、优秀员工表彰会等活动,选树一批技能精湛、收入可观的“轻纺工匠”典型,鼓励他们分享就业经历和技能提升心得,带动身边朋友参与培训,形成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

培训现场

深化校企融合实训,驱动产教融合 “双轮车”

为解决传统培训“学用脱节”问题,思南县坚持“实训跟着生产走、技能围着岗位练”,推动培训课堂与企业车间深度融合。一方面,培训机构与县内及协作地区轻纺企业共建“轻纺工人”实训基地4个,将培训教室与生产车间深度融合,让学员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操作技能。学员在培训期间即可参与企业订单生产,熟悉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实现“培训即实习、毕业即上岗”。

另一方面,邀请企业参与培训课程设计,根据企业最新设备、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模式,学员在企业完成岗位实训,在培训机构完成理论学习,实现“双导师”带徒、“双场所”育人。2025年以来,学员平均上岗适应期得到有效缩短,企业用工满意度达98%以上。

培训现场

严格抓实全程监管,夯实培训质量 “压舱石”

质量是培训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思南县建立“开班备案—过程抽查—结业审核”精细化管理机制,对“轻纺工人”培训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培训实效。开班前,要求培训机构提交详细的培训计划、课程大纲、师资名单及企业用工协议等资料,经多环节联合审核通过后再开班,从源头上杜绝“凑人数、走过场”式培训。培训中,组建督查组,每期培训实地检查3次以上,重点检查学员出勤、教学进度、实操实训等情况,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核验学员身份,利用视频监控实时跟踪培训过程,杜绝“代培代考”“虚培虚训”等问题。结业时,严格组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考核过程必须有基金资金监督股现场督导,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培训—考核—取证”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督查行动30余次,培训取证率达95%以上,证书含金量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培训现场

紧扣就业服务主线,畅通培训就业 “快车道”

思南县始终将就业作为培训的最终目标,构建“培训前精准摸底、培训中适应岗位、培训后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就业服务机制,确保学员“训有所成、成有所用”。培训前,通过“紧缺技能人员数据库”精准掌握学员就业意向,与县内外企业建立岗位需求台账,提前收集缝纫工、纺织工、质检员等岗位需求,实现“按需招生、按岗培训”。培训中,邀请企业HR走进课堂开展“企业开放日”“岗位推介会”等活动,让学员提前了解企业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和晋升通道。培训后,组织学员留厂试岗,实现“培训结业即就业签约”,2025年“轻纺工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安排就业指导员定期回访就业学员,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2025年以来,累计回访学员**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30余个,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思南县“轻纺工人”培训品牌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县将以加入贵州轻纺就业培训联盟的宝贵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提升“轻纺工人”品牌的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为全省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思南匠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一审 阙成岱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