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市,长安马自达EZ-60应该怎样定价,14.99万元起合理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0:51 1

摘要:当长安马自达EZ-60官宣9月26日正式上市时,这句千年前的兵训,恰成其当下处境最精准的注脚。依稀记得在上海车展开启预售之时,长安马自达EZ-60凭借独特的设计、先进的配置,着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胜,不贵久。

当长安马自达EZ-60官宣9月26日正式上市时,这句千年前的兵训,恰成其当下处境最精准的注脚。依稀记得在上海车展开启预售之时,长安马自达EZ-60凭借独特的设计、先进的配置,着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不过从上海车展到9月26日正式上市,却让大家苦等了足足5个月,让这份期待慢慢变成了“担忧”。毕竟在新能源市场“一周一新车、一月一降价”的内卷里,马自达的“慢节奏”早已不是燃油时代的“匠心情怀”,很可能成为错失生死局的“致命短板”。

现在距离马自达EZ-60上市已不足五天,我们不妨来猜测下马自达EZ-60最终能够给出个怎样的售价。话不多说,先来给出我的猜测,我认为长安马自达EZ-60最终的定价区间为增程14.99万元起,纯电15.69万元起。为何我会给出这个价格呢?且听我来满满分析。

马自达的“慢”已经跟不上新能源的“快”

要谈EZ-60的定价,必须先看清它背后的战略重量,其不是一款普通的新能源SUV,而是长安马自达能否留在市场的“救命稻草”。

数据不会说谎,在今年上半年长安马自达总共就卖了约3.5万辆。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如现在一些热门国产车型一个月的销量,差距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对于当下的长安马自达来说,若想继续活下去,最好的办法便是拥有一辆“爆款”或者说是一款走量的车型。在这种背景下,马自达EZ-60必然被“寄予厚望”,甚至成为长安马自达最后的“救命稻草”。

能够出现这种局面,市场之外我认为更多的是马自达自身的原因。在燃油车时代,马自达靠“操控情怀”还能圈住一批忠实用户。

可到了新能源赛道,“慢”就是原罪。当别的品牌在抢时间推陈出新,生怕用户被竞品抢走;而EZ-60偏要等5个月,这期间,多少当初被它设计吸引的消费者,已经为深蓝S7的设计买单;多少人看重的科技配置转身选择了吉利银河L7。

正因为此,我认为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时代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把燃油车的“慢周期”思维搬了过来。毕竟在新能源的时代中,用户要的是“及时满足”,无论是技术、配置、价格缺一不可。

从目前来看,前两者EZ-60已经错失,所以价格也成了目前EZ-60必争之地。简单来说,EZ-60想要交出优异的成绩,一定要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为什么我笃定这个价格?

基于长安马自达的现状,我给出的定价猜测绝非“拍脑袋”,而是基于“合资用户价值阈值”与“竞品护城河”的双重博弈。既要守住合资品牌的“价值底线”,又要避开自主车型的“配置围剿”。

先从14.99万元起售的增程车型来说,在我看来是与深蓝S07的一次“精准错位”。深蓝S07的增程版15.69万元,看似比EZ-60价格要高,但其全系标配了全系标配华为乾昆ADS SE,优势不言而喻。而EZ-60如此定价,则实现了不跟自主拼“配置数量”,而是拼“体验质量”。

这里必须强调我的核心观点,合资品牌在15万级市场,绝不能跟自主拼“配置数量”,而是要拼“体验独特性” 。

如果EZ-60增程版也定15.69万,用户会直接对比配置,没有华为智驾、纯电续航里程更低、没有宁德电池,用户凭什么选你?但定在14.99万,既拉开了与深蓝的价格差,又守住了“合资品牌不低于14万” 的价值锚点,这是唯一的破局点。

纯电车型同样如此,15.69万元的价格正好卡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价格空白地位。从市场结构看,15-18万级纯电SUV用户,既有对“合资品控、品牌口碑”的偏好,又不愿为高价合资车型的“品牌溢价”买单,这部分用户正是长安马自达的增量机会。

EZ-60纯电版若定在15.69万元,恰好能以“马自达操控基因+合资品控标准”的差异化优势,与自主纯电车型的“大电池、多配置”形成错位竞争。从行业数据看,零跑C11等同类车型凭借“价格卡位+差异化卖点”实现72.3%的增速,这也印证了“价格断层市场”的潜力。

可以这样说,EZ-60若能抓住这一机会,不仅能激活原文提到的“4万小订用户转化”,更能吸引首次接触马自达的年轻用户,为品牌新能源化积累首批“增量用户资产”。更重要的是,这款车可能成为品牌从"燃油依赖"转向"新能源驱动"的转折点,改变当前燃油车占比过高的被动局面。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反之,若长安马自达EZ-60在定价上过于自信,无疑是将自己推向了市场的边缘,直接脱离主流消费区间。毕竟对于那4万已经下了小订的用户来说,他们当初被吸引下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订金+高配置”的诱惑。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对车型的预期,为 EZ-60设定了一个心理价格区间。

一旦最终定价超出这个区间,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期望被辜负,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退订。毕竟,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众多,没有谁会愿意为了一款价格过高的车型而勉强自己。

回顾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的过往表现,EZ-6的销量疲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款车当初上市时,也有着自己的亮点,如时尚的外观设计、不错的动力性能等。但由于定价过高,与市场上同级别车型相比,性价比严重不足,导致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尽管后期采取了降价促销等手段,但品牌形象已经受到了损害,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如果EZ-60继续坚持高定价策略,那么它很可能会重蹈EZ-6的覆辙,成为一款 “叫好不叫座” 的小众车型,长安马自达的新能源转型之路也将变得更加艰难。

总的来说,新能源赛道没有“试错空间”,更没有“慢慢来”的机会。长安马自达EZ-60的5个月预售空窗,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如果在定价上再 “自信过头”,无异于把自己推向市场边缘。

可以这样说,EZ-60的定价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策略,而是给市场、给用户的最后一张“投名状”。答对了,还有转型的喘息期;答错了,可能就彻底沦为新能源浪潮里的 “过去式”。

来源:巧说车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