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破浪成光,桨动水乡。9月21日,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幕式在上海青浦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举行。“精彩、简约、富有创意!”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詹晖的评价,道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而“运动员乘坐摇橹船入场”与“人机共舞划赛艇”两大场景,更成为这场水上运动
破浪成光,桨动水乡。9月21日,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幕式在上海青浦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举行。“精彩、简约、富有创意!”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詹晖的评价,道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而“运动员乘坐摇橹船入场”与“人机共舞划赛艇”两大场景,更成为这场水上运动盛宴里,传统江南韵味与现代科技锋芒碰撞的亮眼火花。
“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摇橹船和智能机器人‘艇艇’的亮相,把城市的水韵和赛事的活力有机结合一起!”詹晖口中的“摇橹入场”,是开幕式最具江南诗意的一笔,全球参赛健儿乘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摇橹船,从太浦河上游缓缓驶向主舞台,让国际选手们忍不住举起手机拍摄:“原来赛事入场能这么有东方美感!”这场设计并非偶然,作为长三角新地标的方厅水院,以中国传统四合院形制,横跨在太浦河上,四角的建筑分别为沪苏浙皖四座场馆,粉墙黛瓦的江南美学与光伏瓦、钢结构廊桥的现代科技巧妙交融。摇橹入场恰是将地域文化与国际赛事的一次巧妙嫁接。
若说摇橹入场是“慢下来的传统”,那人机共舞划赛艇便是“动起来的现代”。开幕式上,来自青浦区少体校的22名小学员将赛艇划向了赛艇世锦赛开幕式的舞台,他们精心准备,密切配合,顺利实现了和智能机器人“艇艇”四人双桨划赛艇的全球首秀。表演刚结束,赛艇小将张瑜便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起自己的“特殊搭档”机器人“艇艇”的故事:“第一次和机器人一起划赛艇,觉得特别神奇!训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太浦河的流速、风向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经常会打乱团队的节奏,机器人划桨没那么灵活,我们得盯着它的频率调整,练了整整一周才不‘打架’。”开幕式上,他和队友们与机器人同步摆桨,配合默契,令人惊叹。而这场全球首秀,也让他悄悄把目标刻在心里:“师姐张灵是青浦走出来的奥运会冠军,也是世锦赛卫冕冠军,我想跟着她的脚步,将来也站在世锦赛的竞技赛道上!”
开幕式的精彩背后,是中国赛艇队的“蓄势待发”。首日比赛进行了轻量级双人双桨、双人单桨无舵手和四人双桨的男女组别预赛。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的邹佳琪、富灵和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的李亚伟、孙满代表中国队率先出战,都顺利晋级决赛。詹晖介绍,为了打好这场家门口的“硬仗”,队伍早在今年7月跑完两站世界杯后,便直奔沈阳开启两个月夏训:“45名运动员要征战12个分项,其中9个是奥运项目,大家每天泡在水上练技术、磨配合,就想以最好状态回报观众。”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赛事不仅是百年赛艇世锦赛首次落户中国,更是上海承办的首个国际重大赛艇赛事。“世界赛联选择上海,是认可我们的办赛能力。”詹晖提到,从方厅水院的场地搭建,到赛事服务的细节打磨,上海正用多年重大赛事经验,为全球选手打造“舒心赛场”。而更长远的意义在于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开幕式,为赛艇运动在中国播下种子,就像张瑜这样的少年,正因为一次人机共舞的体验,埋下了“为国征战”的梦想。
未来几天,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3名运动员将在这里劈波斩浪,其中不乏奥运金牌得主、世锦赛冠军等众多赛艇顶尖高手。而青浦这场“水上交响”,早已不止是一场开幕式,更是上海用文化与体育,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水韵名片”。
来源: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