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冬季节家家都有鲜红薯,早上起来煮一大锅,象征性撒上几把玉米碜糊锅,这是经典早饭。家境好些的,用咸盐拌红薯叶或萝卜缨酸菜下饭;大多数家庭都是把红辣椒放在石头蒜臼里加盐巴砸碎,和成红彤彤的辣椒糊下饭。那时流行一种下小上大广播模样的黑釉大瓷碗,俗称“广播碗”。吃饭
吃饭要吃家常饭,家常饭养人。
秋冬季节家家都有鲜红薯,早上起来煮一大锅,象征性撒上几把玉米碜糊锅,这是经典早饭。家境好些的,用咸盐拌红薯叶或萝卜缨酸菜下饭;大多数家庭都是把红辣椒放在石头蒜臼里加盐巴砸碎,和成红彤彤的辣椒糊下饭。那时流行一种下小上大广播模样的黑釉大瓷碗,俗称“广播碗”。吃饭时,人们端着大碗红薯玉米穆,上边浇着红彤彤的辣椒,凑到房屋后墙跟朝阳处的饭场里吃起来。
春夏季节的早饭,鲜红薯换成红薯干、南瓜或是红薯面馍;苞谷碜换成稀面汤而已。
午饭一年四季大都是面条。面粉金贵,一大家子人也就和两个拳头大小一团面擀成面条,锅里下些南瓜块儿、红薯干、时令青菜、酸菜叶,和上些苞谷碜或红薯渣、红薯面之类的东西,稀溜溜地喝上三大碗,暂时填饱肚子,过不多久便又饥了。面条是自家手擀出来,用菜刀切细的。
晚饭很难说。那时人们管吃晚饭叫“喝汤”。粮食实在短缺,挂秤钩按人头分那点儿粮食,不够一日三餐的。农忙时,绝大多数家庭晚饭就是南瓜、红薯、苞谷碜、红薯面、红薯叶之类凑和一顿稀饭充饥;农闲时节,许多家庭干脆不吃晚饭,早早睡了。寒冬腊月,冷风嗖嗖吹着,浑身冰冷肚里空空,实在难以熬过这漫漫长夜。我们家曾用酸红薯叶加几个辣椒放些盐巴,煮半锅酸辣咸菜热汤,每人喝一碗暖暖身子,那晚餐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人们巴望着能吃上三顿饱饭。如今,顿顿白面白米鱼肉荤菜放开吃,那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
来源:豫见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