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媒体传播的“退役军人可55岁退休且马上三审”等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一些人认为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面临高强度训练、伤病风险等,应享受特殊工种退休待遇。还有观点称,2025年1月9日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会议讨论了相关政策,这让部分人觉得该政策有望实施。
近期,网上热炒退役军人可按特殊工种退休,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我们需保持理性,深入探究其真实性。
传言的产生与传播
自媒体传播的“退役军人可55岁退休且马上三审”等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一些人认为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面临高强度训练、伤病风险等,应享受特殊工种退休待遇。还有观点称,2025年1月9日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会议讨论了相关政策,这让部分人觉得该政策有望实施。
对传言真实性的分析
从目前的法律和政策来看,这种传言并不可信。《退役军人保障法》三审于2020年11月10日进行,且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其中并未提及退役军人按特殊工种退休的内容。《兵役法》规定在职战友55周岁或服役满30年可退休安置,针对的是现役军人,并非退役后按特殊工种退休。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有明确的政策规定,需符合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至少15年缴费年限,所在工种属于国家特殊工种目录范围,并满足相应工作年限要求,如有毒有害工作8年以上、高温井下工作9年以上、高空特别繁重工作10年以上。虽然退役军人的军龄一般可计入工龄,但并不直接等同于特殊工种工龄。如果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从事的工作符合国家特殊工种目录范围,且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那么依据相关政策,是可以按特殊工种申请提前退休的。但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仅以退役军人的身份就想按特殊工种退休,是没有政策依据的。
类似案例及启示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曾有特殊工种职工因工作环境艰苦、危险性高,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最终政府经过调研和评估,对特殊工种退休政策进行了调整。这表明政府会重视合理诉求,但前提是有政策依据和实际情况支撑。对于退役军人按特殊工种退休的问题,若未来政策调整,也需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状况、社会对退役军人的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
总之,目前网上热炒的退役军人以特殊工种退休的消息不可信。公众应增强信息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避免不实消息传播。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