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黑土地迎来丰收旺季,吉林省农发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原吉林省农投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农发生态”)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采收工人穿梭在玉米田垄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据公司副总经理伍镇序介绍,截至目前,基地鲜食玉米采收进度已达
金秋九月,黑土地迎来丰收旺季,吉林省农发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原吉林省农投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农发生态”)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采收工人穿梭在玉米田垄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据公司副总经理伍镇序介绍,截至目前,基地鲜食玉米采收进度已达50%,预计今年自生产与合作工厂总产量将突破六千万棒,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近年来,农发生态凭借科技创新与全链高效推进,持续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今年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吉米金穗 “五大经典” 领航行动中,公司旗下核心品牌“重谷”,以卓越的产品品质、深厚文化内涵与市场影响力,成功荣获“吉林鲜食玉米十大黄金名片”称号,为企业发展再添一抹亮色。
坚守品质粮初心
“‘重谷’品牌的命名,源自康熙皇帝‘年丰还重谷,处处有馀粮’的诗句,既承载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更寄托着我们为老百姓种好粮、让消费者吃放心粮的初心。” 伍镇序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企业多年来坚守品质底线、深耕鲜食玉米产业的充分肯定,更是行业与市场对“重谷”品牌的高度认可。
在采收现场,刚摘下的鲜食玉米穗型饱满、颗粒晶莹,工作人员正快速将其转运至加工车间,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鲜食玉米缓化加工平台”(已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24SR1778685)进行专业处理。该平台可实现鲜食玉米加工全流程的精准管控,有效锁住玉米的新鲜与营养。“我们拒绝以价格换销量的短期策略,虽然市场上低价销售的鲜食玉米比比皆是,‘重谷’仍坚持与品质相符的较高价格定位。即便如此,企业依然实现销量稳步增长——截至今年8月末,企业鲜食玉米累计销售 5763.48万棒,同比增幅达140.83%。” 伍镇序介绍,这一成绩的背后,靠的是差异化品质优势和企业建立的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品控体系,更离不开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品牌建设的助力,让企业产品不仅走出去,还卖出了好价钱。“近年来,企业的鲜食玉米产品通过省粮储局牵线搭桥,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增加曝光度,让产品知名度有了大度提升。企业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已取得有机认证与绿色认证,并通过“一物一码”溯源系统实现全程管控,确保每一根玉米都达到‘甜糯适中、清香浓郁’的核心标准。”
推动产业链升级
“此次获奖同样离不开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上的持续发力。”伍镇序介绍,今年,企业投资4100万元推进鲜食玉米加工升级项目,其中2400万元用于引进15吨隧道速冻设备,建成后可实现“冻棒”加工与真空产品原料供给双向赋能,进一步拓宽“重谷”品牌的产品赛道。
同时,作为国企,企业积极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通过技术输出盘活闲置资源——此前已帮助靖宇县赤松镇盘活闲置鲜食玉米厂,采收季期间实现500万棒产量。目前,还与临江市合作建厂,助力边境地区产业发展,真正践行“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发展理念。
构建全渠道营销
在市场布局上,“重谷”品牌已构建起全渠道销售网络:线上,抖音黑标店铺评分稳定在4.9分,商品退货率在5%以内,直播间日均GMV超5万元,日均销量达5000单;线下,成功进驻麦德龙等6大连锁超市,拓展217家社区终端网点,还打通河南、四川等重点批发市场渠道。同时,启动国际市场布局——去年已向俄罗斯出口部分产品,今年正推进欧盟相关认证,让“重谷”鲜食玉米逐步走向国际。
“‘重谷’获得‘吉林鲜食玉米十大黄金名片’,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伍镇序表示,接下来,企业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在全力完成今年2亿元营收百日冲刺目标(截至8月已完成 10294.51万元营收)的同时,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计划与央视合作提升“重谷”品牌知名度,加快人参鲜食玉米、玉米意面等新产品的研发上市进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健康产品选择。
采收季的忙碌仍在继续,“重谷” 品牌的发展脚步也从未停歇。未来,农发生态将继续以品质为基、以创新为翼,让“重谷”这张“黄金名片”越擦越亮,让企业鲜食玉米产品香飘更远,不仅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今年已新增3000个就业岗位),更助力吉林鲜食玉米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新台阶。
文:孙凌伟
图:吉林省农发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来源:吉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