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道尽人生沧桑,你读过几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09:11 1

摘要:亲爱的读者们,古人靠着这简洁又优美的文字,把自己一肚子的想法和感情都装了进去。在那多诗词里头,有这么一类,一读就让人心里头沉甸甸的。它们带着满满的沧桑感,还有那种说不出的悲凉,让我们透过这些文字,体会历史的厚重,也深深感受到人间的各种酸甜苦辣。那接下来,咱就一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亲爱的读者们,古人靠着这简洁又优美的文字,把自己一肚子的想法和感情都装了进去。在那多诗词里头,有这么一类,一读就让人心里头沉甸甸的。它们带着满满的沧桑感,还有那种说不出的悲凉,让我们透过这些文字,体会历史的厚重,也深深感受到人间的各种酸甜苦辣。那接下来,咱就一起好好品一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就这么短短二十来个字,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人的心坎上。陈子昂生在唐朝,那时候表面上看着可繁华了,但他心里头有大志向,就盼着能在官场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结果呢,当他登上幽州台,放眼这么一看,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往前数,那些能赏识人才、重用贤能的古代君主,他是一个都没赶上;往后想,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遇到懂自己的伯乐。这天地广阔无边,时间悠悠无尽,可再看看自己,渺小又孤单。空有一身本事却没人赏识,理想也彻底破灭了,这种滋味太难受,难怪他忍不住眼泪哗哗流。从这首诗里,咱们能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在历史和现实、天地和自我之间苦苦挣扎,也深深体会到,人在这茫茫宇宙和残酷命运面前,有时候真的特别无力。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眼前这景象,让他感慨万千。以前有凤凰停留的高台,现在凤凰早飞走了,就剩个空荡荡的台子,只有那江水还在不知疲倦地流着。曾经热闹繁华的吴国宫殿,里头的花花草草,早就被埋在那些幽静的小路下面了;东晋时候的那些达官贵人,如今也都变成了一座座古老的坟堆。再往远处看,三山若隐若现,好像一半都落在青天外头了,秦淮河被白鹭洲分成了两半。不过李白可不光是在看风景,他由这些历史的变化,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他觉得那些奸臣就像浮云,把太阳都给遮住了,自己一心想着能在长安施展才华,得到重用,可怎么都实现不了,心里全是忧愁。这首诗,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又融入了李白自己的政治感慨,读起来感觉雄浑大气,可又透着一股苍凉劲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生活的年代,唐朝从兴盛开始走下坡路了,安史之乱把整个国家搅得一团糟。国家在战火里沦陷,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如今破败得不成样子,也就只有山河还是老样子。春天来了,城里却杂草长得老高。杜甫看着这情景,心里满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看到盛开的花,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一想到和亲人分离,听到鸟儿叫都觉得心烦意乱。这战火一直烧了好几个月,一封家里来的信,变得无比珍贵。他愁得整天抓头发,头发都越来越少,稀稀拉拉的,都快插不住簪子了。这首诗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紧紧绑在一起,通过描写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还有自己内心的痛苦,把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读起来让人心里酸酸的,特别不是滋味。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本来是南唐的皇帝,后来却成了俘虏,这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在这首词里,他看着每年都按时来的春花秋月,心里全是痛苦。以前那些好日子,当皇帝时候的风光,现在都只能在回忆里找了。昨天晚上,小楼上又吹来了东风,在这明亮的月光下,他一想起已经灭亡的南唐,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那些精美的宫殿,估计还在那儿呢,可自己的模样早就变了,身边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心里的愁啊,就像那一江春水,不停地向东流,怎么都流不完。李煜凭着自己真挚的感情,还有这么生动的比喻,把亡国的痛苦、当俘虏的悲哀,全都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了,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变得太快,带来的悲凉太让人难受。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给咱们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蓝蓝的天空,金黄的树叶落了一地,秋天的景色和水波连在一起,水波上还笼罩着一层翠绿色的寒烟。夕阳照着山峦,水和天好像连在了一块儿,那一片片的芳草,也不管人的心情,一直往斜阳照不到的远方长。范仲淹因为思念家乡,心里特别难过,在外面漂泊的愁绪,时刻都缠着他。每天晚上,只有在梦里才能暂时忘掉这些烦恼。他还提醒自己,晚上月亮高高挂着的时候,可别一个人去登高楼,因为借酒消愁的时候,那酒一进肚子,就都变成思念家乡的泪水了。这首词把秋天的景色写得特别细腻,又把思乡之情和漂泊在外的愁苦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就感觉周围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让我们也体会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和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可太坎坷了,国家灭亡,丈夫也去世了,这首词就是她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就想在回忆里找找以前的温暖和安宁,可身边只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感觉。这天气一会儿暖和一会儿冷的,身体和心情都特别难调整。她想喝点淡酒,挡挡傍晚的冷风,结果一点用都没有。看到大雁飞过去,就想起以前和丈夫通过大雁传信的日子,现在人都没了,心里别提多伤心。地上的黄花落了一堆,都变得憔悴不堪了,也没人有心思去摘。她就这么一个人守着窗户,眼巴巴地盼着天黑,可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啊。到了黄昏,梧桐叶上滴着细雨,一滴一滴的,这种种的情景,哪是一个“愁”字能说得完的呀。这首词用了好多叠字,把心里的感受写得特别细腻,把国破家亡的痛苦、守寡的孤独寂寞,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生有时候真的特别悲凉、特别无奈。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路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那山峰紧紧靠在一起,好像在开会似的,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就像在发怒。潼关外面是黄河,里面是华山,地势特别险要。他望着西边的长安,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想到秦汉时候,这里宫殿多得数都数不清,热闹得很,可现在都变成一堆堆土了。不管是朝代兴盛还是灭亡,最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朝代兴盛的时候,老百姓得干各种重活,交好多税;朝代灭亡的时候,又得遭战争的罪。这首曲子通过描写潼关的样子,还有对历史的回想,把封建社会的真实情况给揭露出来了,也表达了张养浩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满满的都是历史的沧桑感,还有对现实的批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可太厉害了,就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给咱们画出了一幅秋天傍晚的画面。干枯的藤蔓缠在老树上,黄昏时候的乌鸦在枝头站着。一座小桥下面,溪水慢慢地流着,旁边有几户人家。一条古老的路上,西风吹得呼呼响,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马,驮着一个满脸疲惫的旅人,慢慢地往前走。太阳渐渐下山了,这个漂泊在天涯的游子,心里全是想家的痛苦。就这么简单的几个景物放在一起,就营造出一种冷冷清清、衰败凄凉的氛围,把游子在外面孤独寂寞、哀愁痛苦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也感受到人生路上的艰难,还有命运的飘忽不定。你瞧,这些诗词,有的是感慨历史的起起落落,有的是抒发自己的亲身遭遇,有的是反映社会的种种苦难。它们靠着独特的魅力,把古人的沧桑和悲凉传递到我们。从这些诗词里,我们看到人生充满了变化,命运总是波折不断,可也看到古人在困境里的坚持和抗争。这也让我们明白,勇敢地去面对各种挫折,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用更深刻的眼光去理解生活,

来源:雅颂诗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