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任:转型卖童书,让我能继续“任性”地卖成人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02:02 1

摘要: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整体下滑,童书市场更是难掩颓势,一方面,吴主任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成人书市场的下滑——书卖不动了,最惨的时候一晚上就卖出1万多元。今年3月,吴主任在一篇名为《吴主任也不行了》的公众号推文中向粉丝描述了这一困境。另一方面,直播间里童书的生意

从卖人文社科书转型为卖童书,吴主任可以算作抖音主播里的特例。

抖音主播吴主任

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整体下滑,童书市场更是难掩颓势,一方面,吴主任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成人书市场的下滑——书卖不动了,最惨的时候一晚上就卖出1万多元。今年3月,吴主任在一篇名为《吴主任也不行了》的公众号推文中向粉丝描述了这一困境。另一方面,直播间里童书的生意却渐入佳境,童书大盘的下跌对他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因为童书卖得好,他才能继续“任性”地卖成人书。

过去三年,吴主任的抖音橱窗卖出去超过98万件商品,跟买人数达28万,平均一个人在他这里购买过不止3件商品。事实上,吴主任抖音橱窗的“已售件数”从93万件到98万件,只用了大约三周时间。来自妈妈们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显然比他以往卖成人书时更为汹涌和强大。

过去,他一直标榜自己是人文社科图书的选品天花板,转型卖童书后,他觉得自己可以说是整个图书类目的选品天花板。这样的表述自然避免不了来自行业的质疑,对此,吴主任丝毫不在意,他告诉《出版人》杂志:“你看我现在整天吹牛,还不是因为事实上也是这样。”

从卖成人书转型为卖童书,吴主任仍是在围着书打转。他并非没想过在直播间卖其他更大众的品类——像其他头部图书主播一样,但在尝试着带过几个非书的商品后,就果断放弃了。

阻拦他当全品类主播的是流量。百万千万粉丝的头部主播可以在直播间想卖什么卖什么,与前者相比,吴主任的粉丝量相差十倍甚至百倍,自然做不了“粉丝经济”。抖音的流量是个玄学,在这个平台上卖了三年书,吴主任依旧琢摸不透。

和流量一样持续困扰吴主任的另一个问题是价格。他说自己卖书以来,每一次生气都是因为破价——同一本书,其他渠道的销售价格低于自己直播间的价格。遇到破价的情况,脾气不太好的他会直接打电话给出版社“开骂”,甚至现场与出版社开怼。这些举动为他带来了不少争议,也导致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结果——出版机构对他又爱又恨:“爱”他的带货能力,“恨”他的“口出狂言”和急脾气。

去年,吴主任的团队从2人扩张到5人,搬到了三倍于原来空间的的新办公室。他告诉《出版人》杂志,在一众单纯卖书的主播中,“可能只有我过得越来越好”。

我要感谢童书市场,让我还愿意继续推荐成人书

《出版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直播间卖童书的?为什么要转型卖童书?

吴主任做童书是一个意外。

一开始我在抖音做直播的时候,就知道童书是当时市场份额最大的图书品类,但是我做不了,我觉得卖人文社科书的直播间可能吸引不了那些妈妈们,所以一直没有考虑童书品类。

大概从去年开始,也可能更早,我和团队很明显地感觉到成人书的销售一直在下滑。一套我们觉得很不错的成人书,之前可能在直播间能卖到两三千册,现在根本卖不到这个量。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优秀的童书,我们觉得特别好的,偶尔也会推荐,慢慢就发现我们推荐的童书也有人买了。

吴主任搭档木三刀在直播中讲童书

一开始卖童书确实是没信心,但没信心归没信心,尝试总归可以,结果卖着卖着就发现真的有人下单买我们推荐的童书。

差不多在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上午场播童书,夜场播成人书的直播模式了。

《出版人》童书带货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是真正做起来了?

吴主任:我们摸索了半年多,去年11月份才算真正做起来。

现在直播间里成人书的销量可以说不值一提。虽然我也算是成人书的头部达人,但童书销量太大了。现在不卖成人书对我们也影响不大,但我还在卖。

《出版人》最惨的时候直播间里成人书的销售占比是多少?

吴主任:最惨的时候,成人书一天的成交额不到整体的5%。这也是我和团队权衡之下的结果。成人书直播带货的单位时间效率低,所以我们不怎么推荐了,几乎只是在直播间挂链接。

《出版人》以现在的趋势,您觉得在平台上卖成人书这个事还能做多久?

吴主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看书了,出版社的人跟我说电子书也在下滑。我相信看书的人不会完全灭绝,但最终无论是出版行业,还是图书达人,图书业务这一块都会萎缩得很厉害,竞争也会更激烈。

《出版人》您之所以没有砍掉成人书品类,是不是也是一种人设需要?

吴主任:我没有人设,至少我不知道我的人设是什么。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整个图书类目的选品天花板,突出人文社科是为了严谨。之所以还保留成人书,是因为有些优质的成人书不推荐实在可惜。如果彻底放弃成人书品类,我自己会觉得遗憾。其实正因为我们的童书带货做得不错,才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我们现在过得很难,我可能真的会彻底砍掉成人书。所以我要感谢童书市场,让我还愿意继续推荐成人书。

全抖音的图书达人都死了,我们也不会死

《出版人》考虑到抖音平台对账号的分类和流量分配机制,是不是单纯做一个童书领域的垂类博主更好?

吴主任:从流量的角度看,当然越纯粹越好,但我们现在没法那么纯粹了。现在我们打算就这么一步步走下去,如果有一天直播间里成人书彻底卖不动了,也就意味着这个号成功转型了。

吴主任和搭档木三刀在直播中

“吴主任-青少年图书”这个号当时是打算用来做童书的,但重新做个账号太难了,我的时间和精力都支撑不了,所以暂时不考虑,以后会不会再起新号要看情况。

《出版人》从做成人书转变为做童书后,直播间的购买群体和数量上有变化吗?

吴主任:我们现在下单的人群里女性占比越来越多。做童书之前,我们直播间无论是看播人群还是购买人群,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男性,现在反过来了,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女性。

其实我们转型的过程比较顺利,我自己觉得是因为之前一些跟着我们买成人书的人群都在30岁以上,这类人群有孩子的概率比较高,只是我们当时没有提供童书的选项。后来我们开始卖童书了,这些以前在我的直播间买成人书的人就也会来买童书。

我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别,但以前成人书的购买人群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不如现在买童书的好。

《出版人》一天的直播最多能卖多少童书?现在销售最多的一本/套童书是什么?

吴主任:按销售册数来算,一天两场直播最多能卖到1000册,也没有很多,我们跟真正的大头部直播间还是有差距的。

现在,不卖教辅,不卖文具,不卖学习机,纯粹卖书的直播间,在抖音平台所剩无几。无论是从选品还是整个销量来看,我们应该是做得最好的。你看我现在整天吹牛,还不是因为事实上也是这样。出版社应该更清楚,他们对接很多达人,他们也知道谁卖得好。

《出版人》开卷数据显示,2022年童书市场同比下降超过10%。在准备卖童书之前,您有没有注意到近年童书市场并不好?

吴主任:垃圾会被淘汰,这是市场洗牌的过程,挺好的。

我们的童书板块从零开始到现在,增长非常好。童书在负增长,但市场依旧很大。我们不看大盘,我看到的是童书依然有需求,在这个市场里面,只要你的选品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能持续增长。

在我入局抖音平台之前,抖音上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选品都很糟糕,我认为我来了之后,图书达人整体在选品上改变了很多。童书只是一个大分类,那些极其糟糕、我们完全瞧不上的童书,原本就不应该占领那么多的市场,所以现在衰退是应该的。我们要让优质的童书慢慢占领市场,让整个童书市场变得更健康一点,选品更优质一点。

《出版人》您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找童书策划编辑》的推文,是打算成立团队自己做童书吗?为什么会想自己做童书?想做什么类型的童书?

吴主任:对,我觉得是时候做更有挑战的事了。我想做优秀的童书,做孩子和家长都会喜欢的好书。并且我自己做童书有个优势。我直播间的销售能保证基本量,不会卖得太惨。

《出版人》从你们抖音橱窗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非书品类看,你们是不是已经尝试过非书的品类,只不过效果没达到预期,所以没有继续?

吴主任:是的,曾经尝试过,效果一般,所以果断放弃了。

《出版人》如果其他品类也能像图书一样卖得不错,您是不是还是会毫不犹豫去带货?最想卖的是什么?

吴主任:这个“如果”比穿越还不可能。因为现在所有品类的竞争都很激烈,我在其他品类的选品上不可能胜出。比如我现在在直播卖水杯,我都不敢说我挑的水杯比其他直播间的好,但是我想卖的图书,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比全网所有人的都好,这是我对图书选品的底气。目前除了图书以外的任何其他产品,我没有自信说我选的品质是最好的。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突然爆火,成为千万粉丝的抖音达人,那我在直播间卖什么都可以了。这种直播间的选品就不是垂类的玩法,而是超大卖场了。但无论我卖什么,严格选品和控价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不变的。

《出版人》您有没有觉得,目前抖音生态对于真正想卖书或者只想卖书的人来说,不是很友好?

吴主任:如果说抖音现在大部分都是卖“垃圾”的达人,那像我这样很用心在选品的达人,是不是显得无比宝贵?我是不是可以在众多达人中脱颖而出?我左右不了算法,也琢摸不透流量,能做的只有选好书,让更多人意识到我的选品是真的好,从而积累一个又一个用户的信任,虽然慢,但这才是长久之计。

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好书+好价。上一次接受《出版人》的采访已经是两年前了,这两年里,图书达人是不是只有我过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无往不利。

现在信任我们的用户越来越多了,假设某天这类用户积累到1万个,吴主任说啥他们都买,那我们做这个事就变得很简单了。而且做到最后,我觉得全抖音的图书达人都死了,我们也不会死。

《出版人》不考虑去其他平台卖书吗?

吴主任:我们这种达人是哪里流量大就去哪里。目前其他平台的流量都不如抖音,而且在图书这一块,其他平台的用户可能觉得他比我还懂,再加上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运营多个账号,所以其他平台暂时还是比较消极地同步更新。

我在微博和公众号其实都有不少粉丝,尤其是公众号,有大量关注了我十几年的读者,这些粉丝都是我的基本盘,也是我做抖音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些读者恰好都有孩子,这点是隐形的、外人看不见的地方。不少人可能也疑惑,吴主任为啥做成人书可以,做童书居然也可以?就是因为我的基本盘,我过去十几年写的文章陪伴了许多人,他们对我非常熟悉,完全信任我。

《出版人》为什么要再做一个书单类的公众号?

吴主任:我觉得图书始终还是有市场的。我做一个书单号,不间断地推荐一些我们认为不错的书,给成人图书一些出口、一些曝光的机会,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我也没有想得很远,这个书单号也不一定能做起来。如果能做起来、影响力足够大,我们也还是会坚持我们一贯的理念,书好我们就推荐,书不好就不推荐,这个不会变。哪怕有一天我的流量跟真正的头部达人一样大,我也不会推荐烂书的。

我卖书以来生的所有气都是因为破价

《出版人》某种程度上,您在短视频或直播间说某本书或某个品牌不好,是否也有流量上的考虑?一件事情平平淡淡地没有人关注,但一旦有争议了,甚至是收到律师函了,就可能能吸引更多的流量。

吴主任:其实我们很早就知道某个品牌的书不好,很多家长买了他们的书,孩子根本不爱看。

我相信大家都在各种场合说过自己不喜欢什么,比如我会说这个品牌的东西很糟糕很垃圾,这个餐厅非常难吃,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行为吗?我觉得我们作为图书达人,有义务告诉大家某一本书不好。

至于吸引关注,我确实有这个想法,但出版机构给我发律师函,要求我道歉,这些不是我策划的。如果出版机构没有给我律师函,我也不能无中生有来道歉,

《出版人》从以前卖成人书到现在主要卖童书,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什么变化吗?

吴主任:除了抖音的流量依旧琢摸不透,就是控价的问题了。

我觉得今天的出版社如果不果断放弃三网、不果断地把货掌握在自己手里,会死得很惨。所有的乱价问题都是出版社把货发出去了,渠道在乱价。如果图书来自出版社自己的店铺,掌控权在自己手里,就不可能乱价。

当然,还有一种不这么绝对的做法:跟达人合作的图书产品就不要发三网,不要发渠道。现在有一些出版社的部分产品只在抖音上卖,不发货给传统的电商渠道。

跟达人合作的图书,一旦破价就不会有达人愿意带货了,这个道理再清晰不过。我卖书以来生的所有气都是因为破价。一本书一旦破价,我们就不带了。

我觉得出版社不好好处理破价的问题,会陷入恶性循环:图书出版了卖不动,库存压了一两年,第三年清仓大甩卖,到最后价格就一塌糊涂。慢慢地,消费者形成的预期就是新书上架不着急,迟早得来一场大活动。久而久之,图书更加卖不动了。

《出版人》听说如果遇到破价问题,您会打电话给出版社直接开骂?甚至到出版机构现场开怼?

吴主任:以前骂过太多了。破价对达人的口碑影响太大,哪怕信任我的读者朋友不介意,我也介意。以前“骂”说明还是有合作的意愿,但是现在不骂了,因为我累了,现在遇到出版机构乱价我就从直播间下架产品,不合作了。

一审:刘佳艺

二审:黄小菲

三审:黄 璜

来源:中国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