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已步入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尚且没有完全到来,世界经济的助推器燃料已然不多,世界经济经济进入疲软期。对于咱们中国来说,如何保证全国14亿人口的财富增长成为最为棘手的事情,这关系着咱们每个人的饭碗能否吃饱。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再也回不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时代的洪流被逼着人类社会不断寻找新市场新技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今已步入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尚且没有完全到来,世界经济的助推器燃料已然不多,世界经济经济进入疲软期。对于咱们中国来说,如何保证全国14亿人口的财富增长成为最为棘手的事情,这关系着咱们每个人的饭碗能否吃饱。
那么,中国经济未来突破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在于重建大明时代的三宣六慰以及旧港宣慰司体系,将整个东南亚地区化为中国经济内海。当然这不是让人去东南亚搞非法的丧尽天良的事情,而是重建新型朝贡体系。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请诸君继续阅读。家人朋友们好,我是青衫弹史,用中国视角看世界问题。全文共3200字,请耐心阅读,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哦~谢谢!
声明:
本文独家原创,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结尾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禁止转载盗版,谢谢~
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都在为寻找新市场而奔波。
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伦三岛展开,随后向着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扩散。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来袭,恰好此时德意志踩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尸体完成统一,德国迅速在第二次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新技术的出现,缺少市场的支撑,然而此时的世界已被英法等老牌列强瓜分殆尽,市场的争夺谁也不愿退让。急需市场扩张的内陆国家与固守殖民体系的沿海国家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战败后,巨额的战争赔偿,海外殖民地的完全剥夺,以及德国市场的开放,英法美等列强躺在德意志帝国的尸体上造就一个镀金时代的繁荣,可德意志帝国的体量毕竟太小,很快危机以更强的势能卷土重来。1929年,纽约股市黑色星期二,席卷全美,引发经济危机,紧接着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
恰在此时苏联大搞五年计划,美国靠着对苏联、德国、日本的资本设备等输出,稳住了国内基本盘,而本身国内缺少工业原材料的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终爆发人类历史上最大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欧洲、东亚打成废墟,美洲大陆因为孤悬海外,成为资本外逃的避难所,最终成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以及拉美的繁荣景象。
战争用最残酷的破坏将人类社会的负面能量释放干净,破坏了市场的同时,重塑着财富的布局。二战之后,接着爆发美苏冷战。整个50年代,人类社会都在恢复战前经济水平,美苏两大国都在为构建阵营内部经济体系而努力。随后到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催生一大批技术的出现,加上这段时期英法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不断出现新的国家,整个人类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急需新的财富助推器。于是乎,欧美的目光瞄准了拉美,一场针对拉美国家的美元潮汐骤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降临,拉美国家积蓄多年的财富被席卷一空,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市场彻底沦为欧美的能源和原材料附庸。
从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到80年代,40年的时间市场早已疲弊,技术革命迟迟未到,新的增长点遥遥无期。打到这个时候,美苏两大国其实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可惜的是,美国收割拉美,得到拉美的输血,如此得以在与苏联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最终熬死了苏联。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对于欧美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瓜分财富的盛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美元镰刀再次挥舞。两次财富收割,叠加技术革命的到来,造就了美国90年代的高速发展。
02 三宣六慰美国靠着美元收割世界财富,收割一时爽,却也造成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后遗症。作为世界工厂的咱们中国来说,咱们需要不是财富收割地,我们需要的人口,是市场,是产品倾销地,增强底蕴,而非培养韭菜!
东亚板块人口多达16亿,东南亚人口7亿左右,两个板块合起来接近全球人口的30%,东南亚对钟华文化的接受程度高,更容易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市场。
想要构建如此庞大的市场,我不由想起明朝的三宣六慰和旧港宣慰司。
公元前109年,汉武开滇,凿通西南夷道,云南纳入中央版图,三国时期诸葛丞相七擒孟获,赢得当地大族的信赖。然而到了唐代南诏国的兴起、宋代大理国的崛起,云南已然发展出与中原不同的文化体系,已有脱离中央统治的趋势。
等到了明朝时期,云南已实质上脱离汉家王朝统治近600余年时间。如何治理云南,将其重新纳入汉家体系,成为摆在明太祖朱元璋御案上一道难题。
可是明朝在云南玩出了教科书级操作,核心区设府州县派流官,外围则搞三宣六慰:南甸、干崖、陇川三大宣抚司,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大甸、孟养、老挝六大宣慰司宣慰司。明朝政府给予土司高度自治权,看似土司自治,实则暗藏玄机,三宣六慰精准卡点南方丝绸之路、缅甸翡翠、滇马贸易必经之地,车里宣慰司控制茶马古道,缅甸宣慰司垄断玉石贸易,木邦宣慰司的银矿,每年承担起为明朝中央输送的象牙、香料的义务。
汉唐经营的西域,在唐末由于中原战乱被迫放任,两宋更无力经营,元朝不会经营,明朝需要解决北方危机无力西顾,等到清朝时期,曾经的汉家故土已然完全的伊斯兰化。
你不去经营,自然别家文化趁虚而入。对于东南亚这片地界也是一样的道理。本身东南亚国家受到印度文化影响较深,有着印度化趋势。
北方有中国,西边有印度,东南亚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交织的地方,你退我进。谁在东南亚发力,谁将在未来占据优势。
印度若是整合南亚次大陆近20亿人口,以雷霆之势再临东南亚,届时中国将面临无路可走的被动局面。或许今天的我们可以借鉴明代的三宣六慰,稳定云南基本盘,向外辐射建立现代版的三宣六慰,将势力直接从云南链接印度洋。
1406年明成祖朱棣征伐安南,1407年正式将安南纳入版图,1407年,中国历史上首个海外特别行政区,旧港宣慰司诞生,借助郑和七下西洋的威名,旧港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繁荣的香料贸易中心,如今的新加坡不过是重演旧港宣慰司的故事。
郑和七下西洋,支撑起如此壮举的背后,是点缀在海洋边上一片片大明的土地。从太平洋上的安南到旧港宣慰司再到印度洋的三宣六慰,支撑起大明帝国的万邦来朝,支撑起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迁都北平、修《永乐大典》等千古功绩,关键国家还没有汉武时期的凋敝、隋炀帝时期的狼烟四起,这背后三宣六慰和旧港宣慰司功不可没,大明帝国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市场,让东南亚各路势力主动对接中国市场。
虽然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停止,明帝国的势力再度缩回中华故地,影响力大不如鼎盛时期,但仍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茶马贸易依旧稳定运行着,种子已播下,就待发芽的时机。
如今,正式发芽成长最好的时机,也是最后的机会。东南亚各国,新加坡体量太小,唯有越南,军事实力不弱,已有基本的工业化,承接着全球产业转移,更有着称霸东南亚的勃勃野。越南若崛起,向中南半岛扩张,优势得天独厚。同样地,还有印度。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不能重演汉文化在西域的悲剧!
缅甸,天然气储量占据全球1.5%,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多达32亿桶,翡翠产量更是占全球的95%。老挝,水电资源理论蕴藏总量约为2.6万兆瓦,号称是东南亚的“蓄电池”。这些都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而且打通缅甸、老挝,重建三宣六慰及旧港宣慰司,中国将直面印度洋和太平洋,大幅提升战略安全。
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东亚市场有着中华文化做底色,当中国强大之时,必然回归曾经的朝贡体系之下,这是历史文化与现实的必然,是日韩无法逃脱的命运。中国经济未来的方向,在于重建大明三宣六慰体系,将东南亚市场纳入华夏体系。
当我们站在景洪港远眺湄公河,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重建三宣六慰及旧港宣慰司并非要扩张领土,而是以文明传承为纽带的经济重构,我们也不是复活朝贡体制的虚荣,而是激活文明共同体的智慧。
当我们在永历皇帝殉国处立起5G基站,在施进卿巡视过的海港调试量子计算机,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电波正在共振。重建的不是疆域,而是那个用瓷器换和平、以文书代刀剑的商业智慧。或许下一个经济奇迹,就藏在《西洋朝贡典录》的泛黄页张里,毕竟,能延续276年的市场体系,总藏着穿越周期的密码。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不过这次,我们要炸的不是战争,而是市场的边界!未来一定站在中国,咱们民族的复兴必定不可阻挡。
来源:青衫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