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现发黑级高温局部46度,会不会传染到我国?数据:暂时36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23:33 1

摘要:自4月初以来,印度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热烤模式。以西北部的贾沙梅尔(JAISALMER)为代表,该地在4月16日测得了46.0℃的极端高温,成为当日印度最热的城市。事实上,从4月3日开始,当地已连续第14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高,令人瞠

一、印度提前进入热烤模式,46度高温连破纪录

自4月初以来,印度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热烤模式。以西北部的贾沙梅尔(JAISALMER)为代表,该地在4月16日测得了46.0℃的极端高温,成为当日印度最热的城市。事实上,从4月3日开始,当地已连续第14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高,令人瞠目。与此同时,印度多个城市也纷纷迈入“40+俱乐部”,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7~43℃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每天都在刷新局部高温记录。

这种情况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与印度特有的季节转换密切相关。印度4月进入旱季,南亚季风尚未抵达,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尚处于蓄势阶段。在暖高压控制下,地表空气持续下沉、干燥、无云,加上太阳直射本就激烈,地面吸热能力极强,昼间辐射升温效应明显。此外,高原阻挡效应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青藏高原有效拦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印度北部几乎封闭在一个巨大的热穹之下。

这种干热极端天气背后还有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异常。位于里海西岸上空的一个切断冷涡引发了一系列波列震荡,叠加后导致伊朗至阿拉伯海上空的高压脊异常隆起,从而强化了对印度的干热控制。这种异常状态不仅是印度持续高温的幕后推手,其影响还远未结束——波动效应正在逐步向东扩散,并可能对我国天气格局产生影响。

二、热浪东移,中国西南地区高烧不退

尽管我国尚未达到印度那种“发黑级”高温强度,但近段时间以来,西南地区的气温表现也异常活跃。4月18日,受高原槽前沿西南低压加强影响,加之持续的干热气流灌注,西南局部地区气温迅速飙升。云南元阳气象站测得39.9℃的极端高温,逼近40℃大关,成为全国最热地点。而在重庆沙坪坝,36.3℃的气温几乎追平该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4月极值,仅次于历史记录36.5℃。

不仅是单日极值让人吃惊,一系列国家级气象站也纷纷打破本月高温纪录,尤其是在四川和重庆的多个区域。据统计,仅四川重庆一带就有11个国家站在当日刷新了4月最热纪录,而重庆主城区的气温也有望连续三天突破高温线。这样的热浪状态不仅体感难耐,更加重了城市电网压力、水资源调度和公众健康隐患。

进入4月19日至20日,西南地区的热浪仍将持续。四川盆地内多个地区仍有机会冲击4月高温新纪录,重庆等地可能连续多日出现高温天气。专家提醒,在气温节节高升的同时,公众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前后高温时段。同时,室内也需做好通风降温措施,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温易感人群,更要加强防护。

值得注意的是,强烈的地表升温也意味着大气能量正在巨量储蓄。4月18日,全国范围内的强对流天气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从华南到西南,从江汉到华北,多地雷暴、大风、冰雹频发,局地更是遭遇了罕见的剧烈天气过程。例如,贵州金沙出现大冰雹,不仅密集如雨,更在部分路段堆积如雪,让人仿佛误入冬季。这种“热+对流”组合拳,是典型的季节转换期气象特征,警示我们在关注高温的同时,也要防范突发性的灾害天气。

三、高温“传染”我国?目前尚无迹象,但需警惕强对流

不少人看到印度“爆表”级别的高温,不免担心:这么热,会不会传染到我国?短期来看,这种极端干热气团尚未有跨境东移直接影响我国的趋势。虽然上下游波动存在能量传导,但中间隔着青藏高原这一“高墙”,印度的干热很难直接输送至我国东部或北方地区。不过波动效应对我国天气系统的间接影响已逐渐显现。从4月17日开始,我国高温区域明显出现向西、向南转移的趋势,河南、山西、陕西、云南、广西、海南、湖北等地陆续出现高温天气,范围较前期进一步扩展。其中云南元江高达38.8℃,郑州更是达到36.1℃,成为当地气象史上第二早的高温日。虽然这些数字还没触及“爆表”级别,但对于4月而言,已属异常偏热。

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高原槽逐步建立,副热带高压也同步加强,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将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强降水过程。4月20日至22日,江汉、江淮、江南及华南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同时伴随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黄淮、东北也有小到中雨过程。23日至25日,西南地区东部和华南大部仍有不间断的降水过程,尤其华南局地或有暴雨量级,标志着前汛期或将正式拉开帷幕。

显然,印度目前的极端高温虽然与我国在大气波列上有关联,但短时间内“复制粘贴”式传染的可能性不大。我国受控于湿热西南气流,虽有高温过程,但同时伴随的是强烈的对流活动和频繁降水,抑制了类似印度那样干热极端高温的发展。不过,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大气能量积蓄,强对流风险日益上升。未来半个月里,南方真正要警惕的,不是46度,而是突如其来的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短时强烈天气事件的频发,建议各地提前做好防范和应急预案。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