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年以来,先是自主品牌前后脚发布层级分明的智驾方案,宣布进入「全民智驾」时代,在一片对「全民智驾」话语权的争夺中,新造车又率先透露自家的 L3 级方案将在 2025 年或年底、或第四季度落地。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短短两个月经历了一个大转弯。
开年以来,先是自主品牌前后脚发布层级分明的智驾方案,宣布进入「全民智驾」时代,在一片对「全民智驾」话语权的争夺中,新造车又率先透露自家的 L3 级方案将在 2025 年或年底、或第四季度落地。
就在人们对智能驾驶前景欢呼雀跃之时,众多事故的堆叠,让「安全」,这一曾经被功能营销抢去风头的关键能力,重新站到镁光灯中央。
因而,当 4 月 16 日,岚图汽车 CEO 卢放在北京宣布岚图将在今年年底发布具备 L3 能力的新车型时,所有的媒体都想知道,它们怎么确保安全?
今天来聊聊岚图怎么做。
克制
克制,是我们对整场发布会最为强烈的感受。
没有哇哇大叫的小视频,也没有对数字营销的过分追求,这样的发布会不追求情绪的煽动,初听会觉得不够燃,但足够稳。
登台不到 3 分钟,卢放的演讲重点,就从对 2025 年中国科技崛起、岚图新能源技术成就,转到了岚图对安全的坚持上。
原因或许在于卢放那句,仅给予用户智驾使用权,而忽视用户对智驾知情权的行为,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宣传」。
整场发布会,卢放在介绍岚图的技术时,前前后后总会补上几句话语,强调无论是 L2 还是即将到来的 L3,驾驶员都有责任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L3)是有限的放松,而不是放飞自我」。
中国智驾营销愈发「放飞自我」的 2025 年,这样的谨慎少之又少。
人们似乎忘了,研发智能驾驶的初衷是让出行变得更安全、更可靠,如今发布会上「比人驾更安全」的表态,却在后续的介绍与传播中,无形中让步于技术的「炫技」。
甚至就如卢放所提到的,当前市面上对智驾等级的传播非常模糊,「有的说 L2.5、有说 L2.9 的,更过分的还有说睡在车里让车自己开的」,但其本质还只是 L2,需要驾驶员时刻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
而对过度营销的克制,必须建立在技术的先进性上,否则那不能叫做克制,反而会被视为「无能」。
那,岚图有过硬的技术吗?
从 L2 到 L3
16 号的岚图表现出了信心,而我们要看的,首先是岚图做到了什么,然后是它准备做什么。
全新岚图梦想家上所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车辆能够实现车位到车位、城区领航、代客泊车等辅助驾驶能力。
但在岚图看来,跟擦边自动驾驶的数字游戏比起来,避免道路事故才是辅助驾驶的本义。
岚图列出了一个数据:2025 年,岚图的 L2 方案高阶智驾总里程已经超 2428 万公里,帮助用户避免了超 4556 次可能碰撞。
更具体的能力,是在 192 线激光雷达等软硬件基础上,实现的 130km/h 时速下的 AEB、eAES,并且在面对雨/雪/雾/尘/夜间天气、异形障碍物等情况下,能够进行主动响应。
在这套智驾方案的帮助下,全新岚图梦想家在 2024 年 9 月 19 日上市后,连续三个月蝉联新能源 MPV 销冠。
除了梦想家,岚图在发布会上还透露,计划今年落地的全尺寸大六座SUV「泰山」,将成为其 L3 能力的首次体现。
即将到来的岚图 L3 架构,支持 AEB 160km/h 的刹停、双芯片带来的 1000TOPS 算力、700 线激光雷达、双备份方案设计下降低至 100ms 的线控制动技术等,相较 L2 时代首先是参数的提升。
L3时代的底色一定有安全,而安全在技术上看,则是参数过饱和带来的能力冗余。
配合全场发布会的克制与敬畏,岚图 L3 时代的「安全」方法论呼之欲出。
岚图对 L3 的理解,是在人驾参与度的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要车辆更加「灵动」,即对车辆提出了更加独立、主动、智能化的要求。
因此,卢放认为车辆的智能化职责不应由智驾系统独自承担,而是要融入整车之中。
岚图天元架构的青云 L3 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和鲲鹏 L3 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给予车辆体魄和大脑。天元架构的青云整车平台,就是从车辆控制角度,为安全作进一步兜底。
参数上看,青云整车平台的全主动悬架提供了 200mm 升降行程、10 次/秒无级调节控制、号称比传统空气弹簧快 100 倍的 0.5s 调节速度。
另外,全新的轴向磁通电机单电机扭矩 680N·m,四电机下扭矩2720N·m,双电机、三电机、四电机,都可以独立驱动,互为冗余。
分布式四电机下每个车轮的独立输出,让车辆拥有原地调头、圆规调头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在极限场景,譬如爬陡坡、高速爆胎等。
提到原地调头、圆规调头等与转向角度息息相关的能力,线控技术不能缺席。
青云整车平台的线控转向技术,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调节转向力度和 4.5:1-15:1 范围内的转向比,后轮则提供了 ±5° 或 ±10° 的转向角度。
另一个与安全息息相关的维度,是反应速度。
岚图表示,其线控技术响应时间相较传统方案降低 30%,从 150ms 降低至 100ms,制动距离也随之降低,百公里时速下制动距离缩小 1.8m 以上。
能力、速度讲完了,最后是给系统兜底的可靠性。
岚图青云整车平台给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都提供了双重冗余。万一出现主线控系统失效的严重事故,备用系统将会以 10ms 的速度启动。
至此,岚图的安全蓝图逐步呈现。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岚图准备好迎接 L3 时代的考验了吗?
亲自上阵
发布会上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聊完以上跟安全、冗余、备份密不可分的环节之后,岚图才徐徐展开 L3 时代的主要特性——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有条件,意味着要有准备。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被动安全,智驾本身,也理应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而不是营销准备。
岚图的准备,来自于全新升级的硬件系统。
除升级到超 48 颗传感器外,鲲鹏智驾系统的激光雷达数量从现有的 1 颗升级至 4 颗,线数也从目前高端市场常见的 192 线,堆高至 700 线。
升级过的感知系统配合 1000TOPS 的双智驾芯片,车辆智驾状态下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比 L2 时代更强。
除了从车身、智驾等层面做好准备,岚图也表示,将会对驾驶员,甚至道路参与者进入 L3 时代后的知情权、使用权做针对性优化。
卢放指出,在需要接管的情况,车内用灯光闪烁、语音警示、座椅振动三级递进警示,车外也将通过外置扬声器和灯光进行提醒,保证车内车外安全。
对危险的多重响应,也反过来对应着整场发布会的「克制」与「稳妥」。
但观察最近岚图的动作,我们发现它在保持克制态度的基础上,依然勇于,并敢于证明自己。
这两年造车难度越来越高,不仅因为拼技术高地,还需要拼 CEO 的投入度。
对天元架构的安全性进行介绍时,大屏幕上的测试视频,出镜率最高的是身为 CEO 的卢放。
他不仅在与央视的直播测试中全程讲解,在实际极限场景测试中,他更是亲自上阵。
譬如,在测试超高速自动紧急制动时,卢放驾驶着岚图梦想家,蒙眼启动智驾功能后,深踩油门将车速提升至 130km/h 进行冲刺,AEB 的作用之下,车辆在障碍物前不到一米处,成功刹停;
又譬如,岚图 FREE 上市前夕,岚图在悬崖边上画了个车位,让卢放坐进驾驶位,启动自动泊车功能,将车辆成功停入。
这些极限场景下,卢放的身影从未缺席。
先要敢把 CEO 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才敢打出「每个技术高点都经历严苛认证,才能推给用户」的 PPT。
PPT 是过去一年来智驾无序营销的重灾区,而辞藻无论再怎么精雕细琢,也无法影响用户最终体验到的车辆本身。
测试,甚至是 CEO 亲身测试,相较于 PPT 本身具备更充足说服力。而卢放过去一段时间来的亲自上阵,也足以体现岚图除了对安全的坚定之外,还有争先的野望。
期待与现实
作为商业组织,如何平衡对市场的追逐,与社会价值的坚守,永远是难题。
人们都对未来感十足的 L3 充满了期待,这份期待背后的庞大市场,让企业几近陷入失序的追逐。
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创新一旦以浮躁为性格,一定会遭遇用户口碑和体验的反噬。
沉下心为狂热的智驾潮降温,成为社会、汽车行业的新课题。
近期政策法规的风向与传闻,也有将「脱缰」的智驾宣传拉回正轨,让行业在可控范围内朝着 L3 行进的趋势。
岚图似乎在愈发突出的智驾安全讨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真正的智驾革命,不是让人类交出方向盘,而是教会钢铁机器敬畏生命。
这份承诺与认知,将如何落地?
往远了看,搭载岚图天元 L3 级智能架构的全尺寸大六座 SUV「泰山」,将在今年年内上市;
往近了看,岚图投了 5 个亿,做了超 1000 项产品提升的全新岚图 FREE,将在上海车展亮相,这款搭载华为最新智驾和鸿蒙座舱的车型,或将融合岚图的安全叙事。
岚图用安全冗余重构 L3 生存法则,希望在新的智驾叙事章节中构建起负责任的形象。
但另一个问题在于,比起分秒必争的数字游戏,志在千里的克制更考验企业的定力、对用户口碑的敬畏,以及面向竞争的精准判断。
岚图能否获得订单的认可?L3 时代又是否有一张岚图的船票?
安全至上,与守正本心,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完)
来源:电动星球New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