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视频领域,爱奇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头部平台。然而,近期公布的财报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营收下降、净利暴跌,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在长视频领域,爱奇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头部平台。然而,近期公布的财报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营收下降、净利暴跌,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2024年,爱奇艺全年营收降至292.3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的319亿元相比,下降了8%,净利润更是只有7.64亿元,同比减少幅度高达60.31%,2023年的净利润可是19.25亿元。在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66.1亿元,同比下降14%;净亏损近1.9亿元,而2023年四季度净利润曾高达4.7亿元这样的数字对比,直观地展现了爱奇艺如今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爱奇艺在长视频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行业内外关注。曾经,爱奇艺凭借一系列爆款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会员数量和广告收入都相当可观,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如今业绩突然下滑,不仅让投资者们忧心忡忡,也让整个行业开始重新审视长视频市场的发展态势。
昔日辉煌与如今困境对比
曾几何时,爱奇艺凭借一系列爆款剧集,在长视频市场中风光无限。2023年,一部《狂飙》横空出世,成为当年当之无愧的爆款剧集。紧凑的剧情、精湛的演技,让这部剧在播出期间引发了全民热议。在热度方面,该剧在爱奇艺站内的热度值首次突破11000,成为当年热度最高的剧集之一,在豆瓣更是获得了9.1的高分。
《狂飙》的火爆也给爱奇艺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狂飙》播出的19 天中,连续13天位居灯塔全网剧集正片播放市占日冠。微博上“狂飙”话题累计阅读次量达38.2亿,讨论次数69.7万。从商业价值来看,它成功拉动爱奇艺会员数同比增长超20%,单季度新增付费用户破千万,广告收入季度环比增长35% 。
除了《狂飙》,2023年爱奇艺还有《宁安如梦》《一念关山》等爆款剧集。这些剧集的成功,使得爱奇艺的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和日均订阅会员数都实现了显著增长。2023年第四季度,爱奇艺的ARM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5.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将近13%。在这一年,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达到203亿元,同比增长15%,广告收入也水涨船高,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然而,2024年,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降至177.6亿元,同比下降 13%;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57.1亿元,同比下降 8%。从净利润来看,2024年爱奇艺的净利润仅为7.64亿元,同比减少幅度高达60.31%,与2023 年的辉煌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经凭借爆款剧集轻松吸引用户、实现营收增长的爱奇艺,如今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困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感叹长视频市场的风云变幻。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四伏
在这看似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爱奇艺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这些危机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虽未完全显露,但已经开始对爱奇艺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一)内容短板尽显
2024年,爱奇艺调整了内容排播计划,新增内容供应减少,上新的国产剧集数量虽排名第二,但却陷入了爆款剧集短缺的尴尬境地。云合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新剧有效播放霸屏榜前10名中,爱奇艺只占4席,且排名较为靠后。
当其他平台推出一部又一部大热作品时,爱奇艺却未能推出能与之抗衡的爆款。腾讯视频的《繁花》凭借其独特的年代感和精彩的剧情,成为2024年开年的爆款剧集,不仅在播放量上表现出色,还在商业价值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平均一集有9 - 10 条广告,最多时达11条广告,累计286条广告植入,创行业新纪录。优酷的《墨雨云间》则在暑期档成为黑马,以其新颖的剧情和精彩的演绎,累计播放量超23亿,集均播放量直逼《庆余年第二季》,拉动广告数量飙升。
相比之下,爱奇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并未如预期般大爆出圈,《大梦归离》更是被舆论痛批人物造型诡异、剧情混乱,豆瓣开分4.9。在综艺方面,爱奇艺也未能延续以往的优势,面对其他平台的激烈竞争,表现平平。爆款内容的缺失,使得爱奇艺在吸引用户和广告商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平台的会员和广告收入。
(二)会员与广告业务受挫
从会员服务收入来看,2024年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降至177.6亿元,同比下降13%。虽然爱奇艺未直接公布会员数量的变化,但从收入的下降趋势可以推测,其会员数量很可能出现了下滑。此前,爱奇艺多次提高会员价格,2020 - 2022年,年末三次提价,月会员费从 19.8 元上涨至30元,年会员费从178元上涨至258元,分别上涨 51.52%和44.94%。2023年虽未提高会员费,却主动限制投屏,并推出付费超前点播方案。
这些举措虽在短期内可能增加了部分收入,但从长期来看,却引发了用户的不满,降低了用户的付费意愿。2024年,爱奇艺还推出定价15元的连续包月基础会员,试图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用户,然而,缺乏爆款内容的支撑,这种策略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广告业务方面,2024年爱奇艺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57.1亿元,同比下降8% 。品牌广告的减少是广告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广告主纷纷缩减广告投放预算,对长视频平台的广告投放更加谨慎。与此同时,长视频行业竞争激烈,各平台都在争夺有限的广告市场份额,这也使得爱奇艺在广告业务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行业竞争激烈
长视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爱优腾”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腾讯视频和优酷凭借强大的资本支持和丰富的内容资源,与爱奇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腾讯视频背靠腾讯,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内容生态,不仅能够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优质版权内容,还能通过腾讯的社交平台进行广泛的推广,吸引了大量用户。其推出的《庆余年》系列、《繁花》等剧集,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广告商。
优酷则在2024年凭借《墨雨云间》《新生》等爆款剧集,成功实现了逆袭,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提升了平台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面对腾讯视频和优酷的竞争,爱奇艺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严重挤压。用户在选择长视频平台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内容丰富度、会员价格、广告数量等因素,在竞争对手不断推出优质内容的情况下,爱奇艺如果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很容易失去用户的青睐。
(四)新业务拓展艰难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爱奇艺开始加码微短剧市场。2024年9月,爱奇艺宣布入局微短剧,“微剧场”和“短剧场”分别专注于单集时长1 - 5分钟的竖屏微剧和5 - 20分钟的横屏短剧,并对两大APP进行改版升级,在内容供给和商业化方面进行调整。然而,微短剧市场竞争同样激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短剧领域已经占据先发优势,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成熟的流量投放模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爱奇艺作为后来者,在用户习惯和流量获取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爱奇艺在微短剧制作和运营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和提升。虽然爱奇艺试图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分账比例等方式来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微短剧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破局之路在何方
面对业绩下滑的困境,爱奇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在内容创新方面,爱奇艺加大了对微短剧的投入,推出了“微剧场”和“短剧场”,将微短剧纳入VIP会员体系,会员可免费观看全部微短剧,非会员也有多种观看选择。爱奇艺还计划提升内容的商业性,在内容创作上满足用户新节奏的观剧需求,提升社会洞察,制作更贴合当下社会情绪和审美的作品。
在用户体验优化上,爱奇艺不断改进会员服务体系,推出亲情卡套餐,黄金VIP会员首月仅需加8元,即可额外开通一个全新的黄金VIP会员账号,解决了家庭多成员共用一个账户的诸多问题。爱奇艺还在主站逐步测试并上线基础会员服务,基础会员订阅费用低于黄金会员,可解锁爱奇艺全部会员内容,但需要观看一定时长的贴片广告,为不同消费类型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业务拓展方面,爱奇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从2017年内容海外发行、2019年平台出海,到2024年重申海外战略,爱奇艺海外业务已取得一定成果。2024年第四季度,爱奇艺海外业务总收入和会员收入保持同环比双增长,中国香港、英国、泰国和澳大利亚会员收入同比涨幅均超30%,会员规模方面,海外日均订阅会员数同环比增长,中国香港、泰国同比涨幅均超50%。2025年,爱奇艺计划开拓中东、拉丁美洲等西语市场以及巴西等葡语市场,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制定不同策略,在保持盈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追求收入增长。
这些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潜在效果。微短剧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庞大,爱奇艺入局微短剧,有望吸引更多用户,增加广告库存,为广告收入增长做出贡献。优化会员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有助于会员数量的增长和会员收入的提升。海外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爱奇艺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有望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
然而,爱奇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爱奇艺需要在内容质量和创新上不断提升,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海外市场环境复杂,文化差异、版权法规、竞争对手等因素都可能对爱奇艺的海外业务发展造成影响。爱奇艺还需要在内容创作上持续发力,推出更多爆款剧集,提升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总结与思考
爱奇艺营收下降、净利暴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视频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平台都难以永远保持领先地位。
未来,爱奇艺的发展态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爱奇艺能够成功推出爆款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突破,同时提升长视频内容的质量,推出更多爆款剧集,那么爱奇艺有望实现业绩的回升,在长视频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但如果爱奇艺不能有效应对,那么其业绩可能继续下滑,市场份额也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来源:蛇眼财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