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扩大学校的学科影响力,学校实施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奖励计划,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为充分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扩大学校的学科影响力,学校实施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奖励计划,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2025年5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于经济心理学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旨在探讨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的视角解决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我校社会与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丹利、王金睿、薛志扬、孙冉和胡雪青的论文经专家评审被会议录用,并受邀参会做学术报告。此次学术会议交流得到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奖励计划的奖励。
图1 参会人员合影
杨丹利同学的论文Financial Rumination Mediates the Adverse Effect of Financial Scarcity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Its Remedy,聚焦财务稀缺对跨期决策的负面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压力会触发个体持续担忧财务问题(即“财务反刍”),进而导致短视决策行为;而通过第三人称自我对话(如用“他/她”指代自己)可拉远心理距离,减少冲动选择。这一成果为贫困人群的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场学者对“语言技术助推理性决策”的可行性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建议进一步探索文化差异的影响。
图2 杨丹利同学现场报告图片
王金睿同学的论文《高房价降低中国城市居民生育意愿中的男孩偏好》,基于三项系统研究揭示了住房压力对传统生育观念的颠覆性影响。核心发现,住房压力通过“经济安全感剥夺”机制削弱男孩偏好,尤其在持有传统婚房观念的人群中效应显著。
图3 王金睿同学现场报告图片
薛志扬同学的论文《扶志还是助懒?帮扶叙述框架对受助者脱贫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中的帮扶项目,探讨了不同叙述框架如何影响受助者的脱贫意愿,并考察了贫困污名的感知在其中的作用。通过三个实验的实证分析,发现“成长发展框架”相较于“贫困困境框架”能够显著提高受助者的脱贫行为意愿,并有效降低贫困污名感知。这一发现不仅为帮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也为乡村振兴政策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图4 薛志扬同学现场报告图片
孙冉同学的论文《稀缺对挥霍者-吝啬者消费决策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文章探讨了稀缺条件对于吝啬者和挥霍者消费决策的影响,该研究通过4项研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稀缺并未提升挥霍者的支付疼痛,但是提升了挥霍者的机会成本考虑,而对吝啬者都未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理解,对在消费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情绪与心理具有现实启示。
图5 孙冉同学现场报告图片
胡雪青同学的论文《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影响及机制》,基于符号自我完成理论和补偿性消费模型,从自我概念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领域的理论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低自我概念清晰性下游影响的理解,还为补偿性消费模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支持。在实践层面,该研究为炫耀性产品的营销策略以及对过度炫耀性消费的干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6 胡雪青同学现场报告图片
心得感想
杨丹利同学
会议让我深刻体会到经济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张红川教授对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研究,还是关于AI时代开放科学的探讨,均表明心理学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我的研究也从“书斋”走向现实,意识到财务决策干预需结合具体情境。与中央财经大学张红川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王大伟教授的交流让我认识到,跨学科合作是突破研究瓶颈的关键。例如,将神经科学实验与田野调查结合,或能更全面揭示经济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机制。此外,青年学者分享的微博文本分析、fNIRS超扫描等技术也拓宽了我的方法论视野。
王金睿同学
本次会议让我深刻体会到经济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正如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在闭幕式所言:“心理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参与塑造未来。”这次泉城学术之旅,既是一次思想洗礼,更是一声行动号角。期待与同仁们共同书写经济心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
薛志扬同学
参会经历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平台,让我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通过与学术界同行的深入交流,获得了许多启发和指导。通过此次参会,我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提升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未来将继续努力,推动经济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创新。
孙冉同学
此次参会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与交流经历。通过聆听精彩的主旨报告、参与专题论坛讨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同行学者的深入交流,我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新了研究理念,还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目标。我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在经济心理学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为推动经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胡雪青同学
参与此次年会,我有了一次与国内顶尖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聆听了多位知名学者的主旨报告和专题演讲,他们的精彩报告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经济心理学领域的热情。在与其他研究者的交流中,我不仅得到了宝贵的反馈和建议,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未来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总之,参加此次年会是一次难忘且极具价值的经历。它不仅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期待着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为推动经济心理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杨丹利、王金睿、薛志扬、孙冉、胡雪青
排版:何弈彤
编辑:刘秀娟
审核:肖土盛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