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冲突看似是克什米尔争端的延续,实则暴露了五常博弈的残酷真相:美俄英法通过军售、政治站队与战略裹挟力挺印度,而东大则以技术代差、经济输血和外交韧性支撑巴基斯坦,形成“东方大国单挑四常”的罕见局面。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又打起来了,表面上这是印巴两个世仇国家的又一次拔刀相见,但本质上是东大和美俄英法四强的博弈和斗法。
这场冲突看似是克什米尔争端的延续,实则暴露了五常博弈的残酷真相:美俄英法通过军售、政治站队与战略裹挟力挺印度,而东大则以技术代差、经济输血和外交韧性支撑巴基斯坦,形成“东方大国单挑四常”的罕见局面。
美国向印度出售的F-35隐形战机、俄罗斯提供的S-400防空系统、法国交付的“阵风”战机、英国援助的“台风”电子战模块,在冲突中成为印度“万国牌”军队的核心装备
更隐蔽的是,四常通过印度战场收集东大武器数据:美国电子侦察机窃取歼-10CE雷达信号特征,俄罗斯借S-400被毁案例研究东大火箭炮突防模式,法国达索公司甚至派工程师伪装成记者潜入战区,试图破解枭龙战机的火控代码。
美英法在联合国推动试图将东大支持的巴基斯坦定义为“侵略者”。俄罗斯则玩起双面外交,一边向印度出售T-14坦克,一边与巴基斯坦签署核潜艇维护协议,实则通过制造矛盾扩大军售市场。
四常默契地忽略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用水条约》、导致巴农业崩溃的人道主义危机,却将巴方自卫反击渲染为“核威胁”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限制巴基斯坦使用F-16战机等武器,削弱巴方军事实力,变相增强印度优势。
可以说巴基斯坦几乎是孤立无援,但这个时候东大上演了一挑四的好戏。
东大明确表态支持巴基斯坦反恐努力和维护自身主权,尤其是在印度单方面切断水源、违反《印度河河水条约》等行为上,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印度施压,要求其尊重国际法和巴方主权。
军事上东大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预警机指挥战斗机协同作战、多层防空网等立体网络。这种组合拳让印军“万国牌”武器相形见绌。正如美军退役将领所言,东大卖的不仅是武器,而是战争解决方案。
那为什么东大宁肯一挑四,也要支持巴基斯坦呢?
假如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东大西部将直面美印“双线夹击”印度可切断中巴经济走廊,美军则能从阿富汗-印度洋形成“陆海合围”。
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累计实现营收175.5亿美元,累计缴纳税收21.2亿美元,累计为巴方创造19.2万个就业岗位,对东大的战略意义则更为重大。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东大突破美国围堵的“关键命脉”,通过瓜达尔港直接连接印度洋,可减少传统海运路线受制于马六甲海峡的风险,并形成海陆并进的战略布局。而且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其成功实施可增强东大在全球基建合作中的话语权。
假如巴基斯坦一旦失守,中巴经济走廊就成了断头路,美国“印太战略”将完成对东大海陆通道的闭环封锁。
当如美国抛弃乌克兰、东大对巴“雪中送炭”形成鲜明对比。巴总理含泪感谢东大的视频在全球南方国家疯传,这种“患难见真情”的叙事,比任何外交宣言更能巩固东大“负责任大国”形象。
这些就是东大一挑四的底层逻辑和战略出发点,东大顶住四常围堵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是一场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预演。
这场冲突暴露出大国博弈的残酷逻辑:美俄英法可以为了短期利益武装冲突双方,但只有东大真正致力于用发展消解仇恨。从瓜达尔港的货轮到歼-10CE的航迹,中巴合作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缘政治的终极胜负,不在于击落多少架敌机,而在于能否为动荡之地播下繁荣的种子。
来源:寒叔说史20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