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三个历史人物,却被影视剧洗白,反而成了大好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8:18 1

摘要:特别是那些曾在历史上因争议或恶名远扬的历史人物,往往在影视剧中被刻画成了英雄或具有某种高尚情操的伟大人物。

随着近年来历史剧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但很多剧集在演绎历史人物时,不仅融入了剧组人员的创作情感,也对历史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改编与美化。

特别是那些曾在历史上因争议或恶名远扬的历史人物,往往在影视剧中被刻画成了英雄或具有某种高尚情操的伟大人物。

其中,这三位便是被影视剧洗白的人物。

在我国历史中,芈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也常常与权力、算计以及无尽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

可她的故事在影视剧《芈月传》中被描绘得极为浪漫化、理想化。

剧中,由孙俪饰演的芈月形象丰满且充满魅力,她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政治手腕,也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可是,历史中的芈月,远没有剧中那般光鲜亮丽,她的形象充满了阴谋、权谋和个人野心。

芈月的历史原型——宣太后,出生在楚国的王室之家,原名芈八子。

她一度成为秦惠文王的王妃,后来通过复杂的宫廷斗争,最终成为了秦昭襄王的母亲,并在儿子即位初期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但芈八子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她与权力的深厚关系之上。

秦惠文王去世后,芈八子借助儿子嬴稷(秦昭襄王)的身份,在朝中独揽大权。

此时,年幼的嬴稷根本无法独立管理国家事务,芈八子便利用这一时机,实际掌控了秦国的政治大权,许多重大决策都由她亲自做出。

在她的治下,秦国不仅面临着内外的严峻挑战,更因为芈八子的独裁行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波。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她对韩国的态度,在历史上,秦国与韩国有着密切的战略联系,但在芈八子主政期间,韩国遭遇楚国的进攻,并向秦国请求援助。

但芈八子却冷血地拒绝了韩国的求助,理由居然是“楚国是我的母国,援助韩国既耗费国力,又得不到什么实质回报”,而在电视剧中,却没有直接描写这一事件。

最令历史记忆深刻的,莫过于芈八子对权力的把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她不断利用亲人和部下进行权力斗争。

她的亲弟芈戎、异父兄魏冉,甚至她的儿子嬴显和嬴悝,都成为了她的得力助手,而这些人物的权力过大,严重影响了秦昭襄王的独立性。

历史上,芈八子的权力争夺可谓是层层递进,最终,秦昭襄王在大臣范雎的建议下,忍无可忍,将芈八子及其亲信赶出了权力中心,才得以恢复自己的控制权。

可在剧集《芈月传》中,芈月虽然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女性形象,但剧中的她,更多的是展现了一个颇具悲情色彩的女性英雄。

她的果断、智慧以及对秦国未来的深远规划,使得她在观众心中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

不过,影视剧虽然通过柔化与戏剧化的手法,将芈月的形象呈现得近乎完美,但历史的真实,却无法被完全掩盖。

芈月,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代观众的眼中,始终是一位复杂而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

第二位:陆贞

陆贞这个在我国历史上并不算显赫的名字,却因为电视剧《陆贞传奇》的热播,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女宰相”形象。

在电视剧中,赵丽颖饰演的陆贞在宫廷权谋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凭借自身的才智与坚韧一路逆袭,最终成为北齐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

同时,她在剧中的形象不仅颇具吸引力,而且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在男性主导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女性英雄。

但历史上真实的陆令萱与电视剧中的陆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她如何步步高升,如何获取权力方面。

真实的陆令萱,出生在一个并不显赫的家庭,初时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宫女,之后成为了北齐皇族高湛的儿子——高纬的乳母。

作为高纬的乳母,她与太子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她得以接触到更多的权力人物,并且在高湛逐渐掌握政权后,她也开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

陆令萱并非如电视剧所示那样凭借情感与智谋取信于高湛,相反,她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手段,拉拢高湛身边的重要人物。

甚至不惜通过让自己的儿子提婆在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稳固

而且,陆令萱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仅压制了其他有威胁的权力人物,还不惜用心狠手辣的手段清除异己。

在她步入政治舞台后,陆令萱利用高纬在朝中的威望,将自己与高纬的母亲——胡太后对立,甚至一度让自己与高纬的关系更加紧密,以此加大对权力的掌控。

在她的手腕下,朝廷内的忠良之士也被纷纷排除,原本清明的政局也因此变得腐化。

陆令萱不仅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不断蚕食朝廷的权力,更通过任人唯亲,使得许多权力中心都由她的亲信掌握,最终造成了整个北齐政权的腐化与衰败。

但在电视剧中,陆贞却由于其机智和坚韧,最终成为了宰相,她的“逆袭”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更令人震惊的是陆令萱的最终结局,电视剧中她的结果是好的,但其实在历史的最后阶段,陆令萱失去了支撑她权力的力量,她的家族开始遭遇重创,最后只能选择自杀谢罪,以平息民众对她的愤怒与控诉。

总是,电视剧将陆贞的故事美化成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胜利,但真实的陆令萱,却是一位通过权谋与心计,最终导致自己灭亡的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唯一一位在我国历史上自立为皇帝的女性,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电视剧中,她是强大且充满智慧的领袖,推动唐朝的繁荣与昌盛,可真实的武则天却充满了阴谋、权力斗争和鲜血。

历史上的武则天,最初不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宫女,在李世民死后,武则天成为了高宗李治的妃子。

可以说,武则天的出身并不高贵,甚至可以说是低微的,但她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野心,逐步在宫廷中站稳了脚跟,最终成为了皇后。

当她步入高宗的内宫时,武则天并非一开始就显示出锋芒,反而低调谨慎,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随着高宗李治健康逐渐衰弱,武则天开始逐步掌握了更多的实权,在这段时期,她并未因为宫廷中的风头不再而消失,反而愈加主动地插手朝政。

她不仅通过笼络人心、整合势力,逐渐让自己在宫廷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还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清除了与她有矛盾的政敌。

当时,高宗李治的皇后王皇后和一些大臣因对武则天的威胁产生敌意,开始联合起来对她进行打压。

面对这场权力斗争,武则天毫不示弱,她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使得这些威胁她的人纷纷倒台。

然而,武则天的真正“登顶”并非仅仅依靠聪明才智,更有着深沉的权谋与手段。

当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并未选择温顺地退居幕后,而是主动打破了以父系为主的继承制度,借助自己强大的政治势力,直接篡位,成为了唯一的女帝——武则天。

历史中的这一段实际上并非一场光明正大的继位,而是伴随着多次政治斗争、背叛与清洗的结果。

在她上位的过程中,许多皇族成员与朝廷大臣都被她巧妙地排除在外,很多与她有敌对关系的政治人物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她自立为帝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她不仅任用酷吏,甚至使用了大量手段清洗异己,搞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她为了打压对手,发动了一场场的政治运动,许多无辜的大臣和权贵因此被冤枉陷害,甚至丧命。

与此同时,武则天的子弟也开始在朝廷中横行霸道,尤其是她的儿子——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早已被武则天架空。

影视剧中,武则天常被描绘成一位深知大义、智慧过人的女帝,她推动了改革,关注百姓,最终使唐朝更加富强。

可真实的武则天并非如剧中那般光辉灿烂,在她统治的时期,她确实做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例如推行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的特权,允许更多的平民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但与此同时,武则天在改革中的权力斗争和权谋手段却让这些举措蒙上了阴影。

她推行的改革,虽然为唐朝的政治体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其背后依然充斥着她自己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反对者的打压。

武则天的政治手腕以及她为了稳固统治所采取的手段,常常让她与暴君划上等号。

她的统治下,实施了大规模的肃清行动,许多大臣因小小的过失或与她的政治利益冲突,被捕入狱、处决,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未能幸免。

这种对待敌人无情的方式,显然与剧中将她塑造成的有理想、有情怀的帝王形象大相径庭。

不仅如此,武则天在晚年时的独裁统治愈发严酷,虽然她的治国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评价,但她的个人魅力和权力欲望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政治失败。

唐朝内部的腐化和武则天个人的政治暴力使得她的统治无法得到长久的支持。

公元705年,所谓的“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的政权被推翻,李唐王朝复辟,武则天的死讯随之而来。

在影视剧中,武则天的形象往往更具英雄主义色彩,她被描绘成一个智勇双全的女性领袖,一位为了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感情的帝王。

可历史的武则天则充满了争议,真实的历史给我们提供的,也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武则天形象,远非影视剧中那个完美的女帝。

只能说,历史的真实往往远比这些虚构的故事要复杂得多,正如本文所探讨的三位历史人物——芈月、陆贞、武则天,他们在历史中的真实面貌与影视剧中的光鲜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历史人物的改编,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英雄形象的需求与对历史的理解。

同时,影视剧往往通过戏剧化、理想化的方式,为历史人物赋予了更多的光辉与正义感,而忽略了他们背后的阴暗面与复杂性。

来源:曦月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