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为何这么乱?武人干政的巅峰,世家没落,文官势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5:59 1

摘要:因为从中晚唐开始世族彻底没落,从朝廷到州县全面的没落。本来由东汉时期的地方豪强崛起的世族,在唐末就失去了州县的基础。黄巢朱温之后,在朝廷的基础也扫荡殆尽。

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短短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就产生了五个朝代,十个割据的小国。“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是那个时代的话语。五代十国为何这么乱?

因为从中晚唐开始世族彻底没落,从朝廷到州县全面的没落。本来由东汉时期的地方豪强崛起的世族,在唐末就失去了州县的基础。黄巢朱温之后,在朝廷的基础也扫荡殆尽。

朝廷和州县都是军阀藩镇把持,都没有什么像样的世族人物,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世五代十国族在朝廷和州县来制衡手握兵权的节度使,武人干政夺权在五代是家常便饭。

节度使等武人成了维持皇权的唯一支柱,宗室,外戚,宦官,世族等这些维护皇权的群体在五代实力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结果就是朝廷没有雄主的话,没有杰出的人物出来辅佐幼主。

更奇葩的是黄巢将唐朝神策军打垮后,晚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没有再建立起一支类似神策军的强有力的朝廷直属军队,宰相竟然直接失去了兵权。

朝纲不振,皇权不举是五代都面临的情况,没有强大的力量来维护皇帝,压制各路节度使,消灭割据的政权,统一天下。有兵马的节度使要么黄袍加身,要么割据地方称王称霸。

朱温,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等雄主在时,还能压制住各路节度使,但也没能稳固政权,统一天下。

节度使等武人群体没有了雄主的压制,没有宗室,外戚,宦官,世族的制衡,没有神策军那样的朝廷直属军队的威慑,无疑就是脱缰的野马,跑出笼子的猛虎,就要伤人。

一旦朝廷定立幼主,节度使等武人立马干政起兵控制国都,篡夺皇权,改朝换代,地方节度使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李柷,朱友贞,李从珂,石重贵,刘承祐,柴宗训的遭遇都是如此。

这倒不是给世家大族歌功颂德,可实际上世族作为从东汉到唐朝存在八百年的朝廷支柱之一,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制衡宦官,宗室,外戚,武人等群体。

虽然说世家有垄断做官堵塞上升通道,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对于外敌入侵还是家国情怀的,王导,刘琨,桓温,谢安,王僧辩,杨素,李靖,郭子仪等人在面对外敌入侵可不是倒戈弃甲,反而是匡扶社稷,安定乾坤,比单纯的武人干政强多了。

五代十国武人干政的底线实在是太低,且不说朱温屠杀李唐皇室,贱淫儿媳;徐知诰对待杨吴皇室,李嗣源、刘知远、郭威、赵匡胤等无功德于天下就黄袍加身;就石敬瑭直接当“儿皇帝”出卖燕云十六州,后晋大将临阵反戈投降契丹,唐末小小的契丹都能长驱直入攻入汴梁灭了后晋,就足以说明了。

宋朝建立后大兴科举,从朝堂到州县用文官制衡武将,武将得到制衡和压制,才完成了局部的统一,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武人干政的局面,宋朝选择重文轻武以文御武也不是没有道理。

来源:凌烟阁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