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人初步达成意向!这场北京残疾人招聘会,给予他们“被平等看待”的底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4:36 1

摘要:“我在大学学的是新媒体运营专业,之前在网上投了十几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面试时发现我听力受限,就没有下文了。”23岁的张晓娟(化名)是一名听力障碍者,凭借读懂唇语的能力,再加上佩戴着人工耳蜗,可与记者进行简单的沟通。

李映/摄(下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里,一场特殊的招聘会正悄然进行。

“我在大学学的是新媒体运营专业,之前在网上投了十几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面试时发现我听力受限,就没有下文了。”23岁的张晓娟(化名)是一名听力障碍者,凭借读懂唇语的能力,再加上佩戴着人工耳蜗,可与记者进行简单的沟通。

甚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张晓娟显露出了善谈的特质,她向记者坦言,自己最偏爱参加这类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一方面,这里的岗位几乎都是为残疾人“量身打造”的,匹配精准度很高;另一方面,就算没遇上心仪的工作,她也愿意过来逛逛,因为在这里,她能切实感受到对残疾人的包容与接纳。

据记者了解,这是由北京残联主办的“2025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本场招聘会旨在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切实做好北京市残疾人就业工作,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必要举措。

对于许多残疾人而言,常规求职过程中的“隐形门槛”曾让他们屡屡碰壁,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从源头打破了这些壁垒。

此次招聘邀约京东、小米、中航等共60余家单位提供百余个岗位,岗位设置充分结合残疾人的技能特点与就业需求,覆盖范围广泛,具体职业类别丰富多元,既包含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新媒体运营、数据标注等现代服务及数字产业,也涵盖加工制造、医疗健康、餐饮服务等实体经济领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具针对性与选择性的多元化就业机会。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和参会单位,活动现场还设置了AI一体机职业指导区、政策咨询区、服务保障区等专区,为求职者提供贴心服务。针对此次不方便到场参会的残疾人求职者设置了线上通道,即求职者可通过招聘会报名通道发送简历,投递至此次咨询会的心仪单位。

这种“被平等看待”的体验,正是招聘会给予残疾人最珍贵的底气。在这里,平等不是口号,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凭借能力站在同一片阳光下,拥有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机会,而这,正是残疾人招聘会最深刻、最动人的意义。

而对于参与这场残疾人招聘会的企业而言,其意义也早已不止于单纯的就业安置,而是成为重塑企业自身社会责任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契机。

“我们已经多次参加此类招聘,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受政策的影响和推动,属于被动响应政策才招聘的残疾人,后来,我们通过与残疾人接触后发现,他们除了身体有些受限外,其他甚至比健全员工还要能干,而且更懂得珍惜就业机会、更懂得感恩,为此,我们现在属于主动挖掘残疾人员工的阶段,这是一种从观念到行动上的绝对变化。”一位参与招聘的企业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此次为残疾人求职者提供了1个行政管理和1个新媒体运营方面的岗位。

从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到推动企业发掘人才潜力,再到凝聚社会包容力量,残疾人招聘会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残疾人的职业之路,也照亮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显然,残疾人招聘会的意义,早已超出就业范畴,成为一场传递平等理念的“社会课堂”。

据记者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600多名求职残疾人参加,经过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深入沟通,156名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招聘意向,得到了残疾人求职者及亲属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