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追光而行 步履不停丨“星”青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6:32 1

摘要:四月奉法,星光璀璨。经过评选,上海奉贤法院第二届“星”青年如期而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深耕细作、锐意进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同时,更为奉法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星”动能,展现了“奉法者强”的昂扬风貌。即日起,上海奉贤法院公众号将逐一推出5位“星”青年(按照姓氏笔画排

四月奉法,星光璀璨。经过评选,上海奉贤法院第二届“星”青年如期而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深耕细作、锐意进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同时,更为奉法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星”动能,展现了“奉法者强”的昂扬风貌。即日起,上海奉贤法院公众号将逐一推出5位“星”青年(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背后的成长故事,欢迎关注。

➤本期走近 “星”青年:柘林法庭 张琳

我与奉法的这些年,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追光而行,步履不停。

我与奉贤法院的交集源于2008年,那年我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立案庭的导诉台,从事了两个星期的答复、材料转交等工作。

面对每日的人来人往,第一次感受到当事人对于司法的现实需求,也钦佩于带教老师的耐心、细致、专业,这段短暂的实习经历就犹如一束微光,点燃我对法官职业的向往。幸运的是,两年后我如愿入职奉贤法院,开启这段追光征程。

柘林法庭 张琳

2016年,我遴选为入额法官,成为当时院里最年轻的审判员,可于我而言,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多过实现梦想的激动与喜悦。

虽说在这之前有过三年助审员的经历打底,可心里还是有很多问号?庭审驾驭能力能提升吗?撰写的文书、编写的案例能成为精品吗?案件裁判效果能与预期一致吗?

于是,我俯首案头、潜心钻研,从庭前阅卷的抽丝剥茧到庭审调查的有的放矢,在日积月累中,审理的案件能获评示范庭审,编写的案例能入选《人民法院案例选》。通过我们审理的案件能够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和精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码提速。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起涉及化妆品包装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症结除了合同效力,还涉及质量问题、未交付货物部分如何处理等,按部就班地审理就是向被告释明提起反诉,但这无疑会加剧双方之间的矛盾、增加诉讼成本。

对此,我们通过审理为双方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解纷方案,通过耐心疏导促成一揽子调解消除症结。

事后,原告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告知调解内容被告履行完毕,同时还告诉我,他对庭审印象深刻,不仅效率高,解决问题还专业,可他不知道的是该案的庭审通过转播方式由全国人大代表团进行旁听。

案件的审结不仅是个案的纠纷化解,更是展现了奉贤法院为当事人精准解纷跑出的加速度。

作为法官,当初内心的问号在时间的推移中都找到了答案,可作为青年,我还能做些什么?

回头看去,原来除了法官,自己还有很多身份,上海法院青少年法治讲师团讲师、奉贤区民法典宣讲团成员、海湾生活驿站法律顾问等等……这些都是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撑起法治保护伞的身份印迹。

2020年,感谢组织信任,我有幸担任院团委书记,开启与法院青年的聚光同行。在志愿服务中,我们挺身而出,组成青年突击队下沉基层。

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我们与时间赛跑,守护一方平安,我们逆行冲锋,彰显青年担当。突击队的事迹得到了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的发布,也得到了援助村居的认可与感谢。

就这样,我追光番外的问号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作为青年,当以责任抗肩、勇当先锋。

去年11月,我从商事岗位调动到民事岗位,承办的案由变了、当事人群体也变了,不变的是我追光的坚定初心和勇毅前行的步履。我将赓续奋斗,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素材提供:政治部

文字:张琳

摄影:仲偲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仲偲璟

来源:上海奉贤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