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日上午,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保护区内的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到,2只栗喉蜂虎飞来骑马山巢区,先是在空中盘旋,之后一前一后落到树枝上驻足眺望,并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这标志着今年首批北迁的栗喉蜂虎回来了。
15日上午,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保护区内的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到,2只栗喉蜂虎飞来骑马山巢区,先是在空中盘旋,之后一前一后落到树枝上驻足眺望,并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这标志着今年首批北迁的栗喉蜂虎回来了。
监控拍到的栗喉蜂虎先头部队。
根据以往经验,北迁的栗喉蜂虎一般在4月中旬到达骑马山繁殖地。目前先头部队已抵厦,后续大部队应该在回厦的路上。栗喉蜂虎是夏候鸟,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每年4月至8月是繁殖季,部分种群会飞到厦门繁殖、度夏,一直待到10月才离开。
为了迎接这群老朋友回家,近期,保护区对它们的“家”进行了精心布置。栗喉蜂虎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不住旧巢。在每年栗喉蜂虎回家前,保护区工作人员都会将它们的巢穴冲洗两遍,再用原生土回填,方便它们回来后再次筑巢。
等到它们陆续入住后,保护区工作人员就变成它们的“管家”,不仅要让它们“住得好”,还要让它们“吃得好”。由于栗喉蜂虎是晚成鸟,雏鸟出壳后,需要亲鸟捕食喂哺直至离巢时为止,为此,保护区内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水池,不仅可供栗喉蜂虎和其他鸟类饮水、洗澡,还能为周边昆虫提供产卵场地,方便栗喉蜂虎捕食。工作人员还在周边种植了约1500平方米的草本植物和果蔬树木,并在栗喉蜂虎回来前,在保护区步道的两边撒上花籽,丰富昆虫的食物种类,提升保护区内的昆虫数量。此外,保护区内还养殖了蜜蜂,这些蜜蜂除了传播花粉,还是栗喉蜂虎的“食粮”。
链接
栗喉蜂虎在厦门的家
为了保护栗喉蜂虎在厦门生活不受干扰,2011年,厦门在岛内一块原先的工业用地上设立了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构建栗喉蜂虎骑马山繁殖地和五缘湾觅食湿地保护区。这是厦门首个设立在岛内中心城区的市级保护区。
为何要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保护区?据介绍,2010年前后,厦门观鸟协会的观鸟爱好者在这里拍到了一张栗喉蜂虎集体觅食的照片。照片上,5只栗喉蜂虎同框出镜,这张“高颜值”的合影在厦门轰动一时。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更好地安家,2011年,经过专家论证等环节,厦门正式设立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实行封闭式管理。
名片
栗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爱鸟、观鸟人士称为“中国最美小鸟”。 这些精灵身披泛着金属光泽的蓝绿色羽毛,尾巴上有一根“小天线”,眼部有一条黑色的过眼纹,喉部是栗色的,以蜜蜂、昆虫等为食,性情凶猛,因而得名栗喉蜂虎。
数据
据统计,自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骑马山保护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在五缘湾湿地公园栗喉蜂虎觅食区,迁徙前聚集于此的栗喉蜂虎数量达3000只以上。
文/厦门晚报记者 林依文 图/段道清
来源: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