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刷到了一个女子录制的视频。镜头显示,该女子正在一列火车的软卧车厢里,女子的身后的下铺上坐着一个男子。看女子的表情,显然对车厢内的环境不太满意,才着急对着录制视频,对着镜头自语。女子称,这次出门她又买的卧铺,这样的车厢里共有四个床位,咱在她知道其中有两位男
近日,刷到了一个女子录制的视频。镜头显示,该女子正在一列火车的软卧车厢里,女子的身后的下铺上坐着一个男子。看女子的表情,显然对车厢内的环境不太满意,才着急对着录制视频,对着镜头自语。女子称,这次出门她又买的卧铺,这样的车厢里共有四个床位,咱在她知道其中有两位男士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卖票方为什么识别不了男女,让男女在一节车厢里实在太尴尬,因此,她要给12306提个建议,像她所在的卧铺车厢里,这种相互不认识的异性在一个车厢里真的很不方便。
其实,对于常出门的人,女子所说的情况应该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人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本人就曾经在几年前出差是遇到过一个“极端”情况,就是我所在的那个软卧车厢里,除我一个男性之外,其他四位均为女性,其中包括两个年轻姑娘和一个大娘带着小孙女。当时,大家非但没有觉得异性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比较尴尬,而且在逐渐熟络后,相处得非常愉快。不但互相交换随身带的零食,吃饭的时候还相互礼让,坐了一天半的火车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知,录制视频的这名女子为什么对异性分在一节车厢那么大的意见。
对于异性分到一节软卧车厢,一直以来就有较多不同意见。支持的一方认为,软卧车厢座位一个相对的封闭空间,夜间车厢门关闭后隐秘性比较强,女性特别是社恐的女性如果与陌生的男性共处,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如果按照女子所说按性别分配车厢,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某车厢已经售出了三张同性票,那么剩余一张该如何分配?此外,如果家庭或夫妻同行怎么解决?
据本人了解,实际上铁路部门也曾经对此做出一些探索。据资料显示,2006年,京沪线曾进行“女宾软卧包厢”的试点,但后来因为售票率低、客流不足而迅速取消了。还有2015年,高铁动卧虽然保留了“女宾包房”选项,却因仅仅限于窗口购票,最后成为隐形服务而销声匿迹。据业内人士称,包厢中途换客、乘客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是推行专用车厢的障碍。目前,铁路服务对此进行的还是一种“冷处理”。或许,很快就能找到一种在技术赋能与人性化服务之间更好的平衡,来解决女子提出的这一问题,毕竟,一张车票承载的不仅是一段旅程,还是乘客对于“安全感”的期待。
那么,大家说这个女子的建议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俗事新语,期待您的点赞关注.
来源:青梅笔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