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0日,随着最后一位患者复查结束,由聊城市委统战部主办,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聊城市对口支援刚察干部管理组共同支持的“青海刚察复明行”公益行动圆满收官。医疗队跨越5省、远赴1800公里,在平均海拔3300米
2025年9月20日,随着最后一位患者复查结束,由聊城市委统战部主办,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聊城市对口支援刚察干部管理组共同支持的“青海刚察复明行”公益行动圆满收官。医疗队跨越5省、远赴1800公里,在平均海拔3300米的青藏高原上,历时6天为40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续写了“水城藏城一家亲”的深情厚谊。
为第二批复查患者揭开纱布
患者有序进行复查
刚察县的援青之路,从始至终伴随着重重考验。交通难是首道关卡——医疗队从聊城出发,横跨多省、辗转近2000公里,既要应对长途奔波的疲惫,又要提前适应从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环境;其次,沟通难则是与患者的阻碍,当地部分藏族同胞汉语交流有限,医疗队需借助手势、翻译或简单藏语词汇耐心沟通,确保术前告知、术后叮嘱准确传递;再者,手术难与高反考验更是对医护人员的双重挑战——高海拔导致空气稀薄,医疗队成员普遍出现缺氧症状,头疼、胸闷、四肢无力、喉咙干痛等不适持续伴随,却丝毫未影响手术质量;同时,当地患者因长期受强紫外线和常年肉食为主的影响,白内障多为成熟期,很多患者伴有角膜变性及其他复杂病情,进一步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即便如此,聊城爱尔眼科医疗队始终以 “患者为中心”,术前反复研讨方案,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细致复查,用专业与毅力扛住了所有压力。
本次复明行不仅是“送光明”,更是“育能力”。聊城爱尔眼科医院深知,短期援助治标,长效帮扶才是根本,因此特别将技术带教作为任务之一。李忠庆院长在手术期间,邀请刚察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石彩琴主任全程跟台,从切口设计、晶状体超声乳化到人工晶体植入,每一个关键步骤都详细讲解操作要点与风险把控;术后,他结合病例复盘手术细节,解答当地医生的疑问,帮助其积累眼部检查经验。
同时,聊城爱尔眼科医院郝庆明主任还专门开展了眼科AB超使用培训。从设备原理、参数调试,到临床应用中的图像解读、检查技巧,医护人员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方式,确保县医院医护人员能独立掌握这项基础且关键的眼科检查技术,为后续当地眼病检查与诊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锦旗载深情,见证鲁青深情
临别之际,刚察群众自发为医疗队献上哈达和鲜红的锦旗。“鲁青连心见真情,雪域复明献仁术”的字句道出了刚察人民最深切的感激。
聊城爱尔眼科医院CEO朱平阳表示:“从黄河下游到青海湖畔,‘刚察复明行’不仅是公益行动,更是我们与鲁青情谊的纽带。我们不仅要帮患者重见光明,更要通过技术带教,让刚察县人民医院拥有‘留得住’的眼科能力。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初心,为两地医疗帮扶与情感联结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2025爱尔眼科-青海刚察复明行的圆满结束,既是一次公益使命的达成,更是一场长效医疗帮扶的深化。跨越山海的“光明之约”,正以技术传递与情感交融为笔,在青藏高原上续写着 “鲁青一家亲” 的温暖故事。
来源:鲁西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