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而笔记本电脑日常办公、看看视频还行,怎么可能承担起复杂的宇宙模拟任务。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在大众的认知里,天文研究向来是高冷的存在,传统观念中,研究宇宙需要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
然而,一款名为Effort.jl的新型仿真器,正试图打破这种固有认知,把天文研究的门槛拉低。
这就好比原本只有武林高手才能使用的绝世武功,突然有了简化版本,让普通人也能比划两下。
但是这个消息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有人就说了,这普通笔记本电脑性能和超级计算机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如闪电,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而笔记本电脑日常办公、看看视频还行,怎么可能承担起复杂的宇宙模拟任务。
过去依靠超级计算机进行复杂计算,虽然耗时耗力,但每一步都严谨扎实。
现在有了Effort.jl,大家都图快,会不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让天文研究的质量大打折扣?
这些质疑确实很有价值,从宇宙研究的现状看,宇宙中星系、星系团和纤维状结构组成的宇宙网极其复杂,为了描述它,科学家构建了像大尺度结构有效场论(EFTofLSS)这样复杂的理论模型。
但是用EFTofLSS模型去模拟宇宙,面对新一代巡天项目如DESI(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和欧几里得(Euclid)计划带来的数据洪流,传统计算方法就像老牛拉破车,完全跟不上节奏。
所以Effort.jl应运而生,它本质上是个仿真器,核心是一个神经网络。
这个神经网络可不是傻学,它通过学习大量由完整模型预先计算好的输入-输出样本,来掌握模型的运作规律,这就好比一个学生,通过研究大量例题的解题思路,掌握了这一类题目的解法。
Effort.jl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把物理规律巧妙地植入算法中,比如物理学中的梯度,也就是告诉神经网络当参数微调时,预测结果会如何变化的规律。
这样一来,它就不需要像其他神经网络那样,从海量样本中盲目学习,大大减少了训练时间和对计算资源的依赖,能够在普通笔记本电脑上高效运行。
为了验证Effort.jl的可靠性,研究团队进行了严格测试,结果令人惊喜,在处理模拟数据和真实天文数据时,它的结果准确度和被模仿的完整模型高度吻合。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整模型为了提升运算速度精简了部分分析流程,Effort.jl却能完整地包含这些被省略的细节。
曾有一个天文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某一片宇宙区域内星系的演化情况,以往他们使用传统的超级计算机模拟方法,每进行一次稍微复杂点的模拟,都要排队等待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而且一次模拟往往需要数周时间。
这期间,研究进度缓慢,研究人员只能焦急等待,后来,他们尝试使用Effort.jl仿真器,在普通笔记本电脑上进行模拟。
让他们惊讶的是,原本需要数周的模拟,现在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而且模拟结果和之前用超级计算机得到的结果相差无几。
这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研究进度,原本因为时间限制无法深入研究的一些假设和场景,现在可以快速验证。
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调整参数,探索更多可能性,对这片宇宙区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全面。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Effort.jl的出现,就像给天文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打破了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它让天文研究不再被超级计算机牵着鼻子走,普通研究者也能更高效地开展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和灵活性。
虽然普通笔记本电脑确实在性能上无法和超级计算机相比,但Effort.jl通过创新算法,巧妙地避开了笔记本电脑算力不足的短板。
对于把物理规律和神经网络结合的质疑,事实证明,这种创新结合不仅可行,还大大提升了效率和准确性。
Effort.jl提供了一个更高效的工具,无疑是天文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让宇宙模拟从超级计算机的专属领地走向了普通笔记本电脑,降低了研究门槛,提高了研究效率。
就像印刷术的发明,让知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知识的传播和探索中。
在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像Effort.jl这样的创新工具出现,推动天文研究不断向前发展,让我们对宇宙这个神秘而宏大的存在,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带领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来源:ho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