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保业务的洞察与布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3:36 1

摘要:4月15日,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国际猪蓝耳病防控策略中国峰会于昆明召开。勃林格殷格翰作为动物保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此次峰会上重磅升级了蓝耳防控方案,推出PRRS COMBAT 2.0生物安全在线管理评估工具以及《后备母猪管理指南》手册,旨在为中国猪场提供更为全

4月15日,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国际猪蓝耳病防控策略中国峰会于昆明召开。勃林格殷格翰作为动物保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此次峰会上重磅升级了蓝耳防控方案,推出PRRS COMBAT 2.0生物安全在线管理评估工具以及《后备母猪管理指南》手册,旨在为中国猪场提供更为全面、先进的蓝耳防控方案,提升猪群健康,助力中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

峰会期间,勃林格殷格翰团队与行业专家就中国动保业务的布局及蓝耳病防控相关问题与媒体分享了其观点与规划。

中国生猪市场前景巨大,聚焦创新以应对挑战

问:如何看待中国未来动保业务?是否会引入国际新兴动保产品及理念?

安烁炜(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动物保健业务负责人):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接近100亿,对高质量蛋白质需求大增,猪肉产量需提升至1.4亿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猪生产国,养殖了全球一半的猪只,市场潜力巨大。当前行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勃林格殷格翰将聚焦创新,积极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助力提升生产力。我们在创新方面将投入大量资金,推出更多创新方案,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并积极寻求外部创新,带来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动物提供全方位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以创新应对行业竞争与价格战挑战

问:怎样看待猪场控制成本引发的动保产品竞争加剧和价格战?勃林格殷格翰如何应对,有何独特优势?

安烁炜:在全球各行业普遍面临竞争对手与价格战挑战的背景下,作为国际企业和行业领导者,我们将持续应对这一难题。行业发展的有益方式是持续投资与引入创新产品。我们会不断进行创新投资,聚焦疫苗开发并保证其高质量。同时,不局限于疫苗业务,还致力于提供全面防控措施,如技术服务。我们的创新不仅源于疫苗,也来自所提供的技术和服务。面对价格挑战,我们不仅仅是降本,我们更着眼于提升生产力和效益,思考行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和预期。

蓝耳疫苗领先市场,持续创新研发布局空白市场

问:公司一直在中国的蓝耳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未来是否会推出新的蓝耳疫苗产品?公司创新侧重服务和技术,有何考量和规划?

陈镇鸿(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猪业务负责人):我们的蓝耳疫苗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服务,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质量上,这款经过多年科学验证的蓝耳弱毒活疫苗,即便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交叉保护力仍保持全球领先。同时,其高度的安全性为产品持续占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技术服务方面,蓝耳病防控需多方面配合,我们的技术团队为全球多个项目提供支持,还与国内外优秀专家合作,提供端到端全方位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蓝耳疫苗创新,根据病毒变异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蓝耳病防控的现状与技术升级

问:蓝耳病流行的发病率、损失严重程度有何新变化?集约化、楼房养殖给蓝耳病防控带来哪些挑战及解决建议?此次蓝耳防控技术升级的依据是什么?与过去相比有何变化和突破?

张建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蓝耳病毒重组率高。根据我们2018到2020年的监测数据来看,蓝耳病的重组比例逐年增加,到了2023年,重组的比例已达到65%,主要集中于 NADC30 和 NADC34 毒株。发病情况改变,集团化养殖下复阳问题给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我们的调研,楼房养猪的疫病防控难度远超传统养殖,其基建、环境、人流物流及环保因素是防控难题。

樊爱华(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猪业务市场部负责人):蓝耳防控技术升级基于病毒毒株变异、猪场操作模式和田间防控措施更新,以及非洲猪瘟推动的产业升级。生物安全软件PRRS Combat(风险管家-猪蓝耳病版)从 1.0 升级到 2.0 版本,主要是为了应对蓝耳病毒毒株的持续变化,以及猪场操作模式和田间防控措施的更新。蓝耳病由于其病毒极易传播,所以蓝耳病更加具有挑战性,而勃林格的蓝耳病“五步法”已经在中国推广了十多年,许多大型养殖集团也在实施这一方案。“五步法”为猪场提供了系统化的疾病防控思路。结合蓝耳病“五步法”,更契合猪场日常防控实际需求。

陈锴(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猪业务技术服务负责人):生物安全工具随疫病形势不断更新,以应对复杂的疫病挑战。这一系列更新和升级的过程反映了勃林格殷格翰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疫病环境中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每一个新版本都结合了最新的疫病数据和猪场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和可操作的防控方案。通过这些不断完善的工具,猪场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疫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猪群的健康。

满足猪场多元需求的定制化服务

问:如何定制产品和服务,以适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猪场?

樊爱华:产品需符合法规注册要求,虽无定制产品,但会依据疫病防控需求和市场难题进行相应方向的疫苗研发。我们更多的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客户可能面临生产问题、后备猪引入问题、生物安全问题,或者在中国楼房养猪模式下的挑战。我们会根据这些需求,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后备猪管理问题,我们与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教授合作编写了《后备母猪管理指南》,并为中国市场翻译成了中文版。这个指南正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的客户需求和挑战,及时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一个案例。

陈锴:从技术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主动识别客户需求。我们拥有多名技术服务经理,他们每天在猪场一线工作,及时反馈并识别客户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我们还设有健康管理中心的实验室,用于识别和分析问题。基于这些数据,我们与专家合作,进行病毒攻毒保护性实验,确保我们的技术服务方案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如果病毒的流行特性发生变化,我们会及时调整技术服务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客户的猪场项目中。一旦我们在项目场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我们会将这些方案推广到更多的客户中。这就是我们技术服务背后的运作逻辑,通过及时、精准的服务帮助客户应对变化,持续提升猪场的管理和防控效果。

SHK 体系下的方案融合与技术支持

问:PRRS COMBAT 2.0 和《后备母猪管理指南》是否纳入 SHK 体系?实际应用中如何结合?《后备母猪管理指南》实施时,技术团队如何提供技术指导?

樊爱华:SHK 体系是为客户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框架,会随客户需求变化升级。例如,在SHK 1.0时期,客户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赚取更多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面临的主要挑战发生了变化,客户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因此,SHK 2.0的核心目标转变为帮助客户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解决方案和产品,SHK 2.0帮助客户降低每公斤造肉成本,这是其核心亮点。PRRS COMBAT 2.0 和《后备母猪管理指南》属于体系下针对特定疾病领域的解决方案更新。无论是蓝耳、猪瘟、PRV等单一疾病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相似的,都会被纳入SHK体系中的某一特定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SHK体系能够针对不同疾病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高效且定制化的防控管理。

陈锴:《后备母猪管理指南》不仅仅是关于疫苗的使用问题,还包括圈舍、流动管理和生产流程等方面。为了确保该方案顺利实施,勃林格的技术团队将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技术支持。我们的技术团队包括具有生产经验、设备背景以及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员。我们会为客户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从各个方面完善后备母猪管理,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化提供适合他们猪场的方案。

据悉,2024 年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动物保健业务净销售额达 47.49 亿欧元,研发投入 4.98 亿欧元。业务涵盖伴侣动物(占比 67%)和经济动物(占比 33%),其中猪、反刍动物、家禽、宠物、马等均有涉及。勃林格殷格翰深耕中国动保市场超 20 年,构建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技术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在跨国动保企业中国市场,其在猪业务、家禽疫苗、牛聚焦领域、宠物驱虫药市场均排名第一。2024 年,在中国为1.22亿猪次、900万牛次、92 亿羽次家禽、130万只猫、220 万只狗提供了健康助力服务。

来源:关乎动物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