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调 企业抢舱、巨头调船 90天窗口期搅动全球航运市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09:02 1

摘要:此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让众多企业苦不堪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多家美国客户第一时间联系中方核实消息,不少库存耗尽的美客户着急补货,要求尽快发货。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开始飙升。

5月14日,中美同时调整对对方商品增加关税的措施,为期90天。

(图源:财政部官网截图)

此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让众多企业苦不堪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多家美国客户第一时间联系中方核实消息,不少库存耗尽的美客户着急补货,要求尽快发货。

美国客户急催单

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中方相应取消对美反制关税,并暂停部分“对等关税”。

与4月7日关税政策对比,美国将暂停对中国商品24%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取消4月8日、9日行政令加征的关税,实际新增暂停部分为24%;中国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24%关税(90天),保留10%,并取消4月5日、6日加征关税,新增暂停部分同为24%。

关税互降后,美国企业加急补货。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4日报道,贸易追踪机构Viz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截至5月5日,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到5月14日,这一数字飙升277%,达到21530个标准集装箱。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表示:“随着这一暂停(关税战)生效,我们肯定开始看到订单量回升。

与美国企业催单相对应的是,中国外贸企业加速赶订单。

据人民网消息,5月14日凌晨5点,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收到5封发自美国客户的邮件,订单货值达500万元。美国客户在邮件中明确表示,期望该公司能够确定最快的交货时间,以便将此前因各种因素耽搁的交付进度尽量弥补回来。

然而,美西航线5月底前的舱位已接近爆满,部分货代公司甚至悬赏争夺舱位,凸显出运力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

(图源:新华网)

需求激增与运力紧张的矛盾,直接推动了运费上涨。美国航运数据分析公司Xeneta预计,未来几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运费将上涨20%,这无疑给贸易各方带来新的压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需求增长,中远海运、马士基等企业紧急恢复此前取消的航次,并从欧线、南美线临时抽调船舶支援中美主干线。例如,海洋联盟(OA)原停运的洛杉矶方向航线计划重启,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古尔松”号也被调派至美西航线。

企业策略调整

面对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变化,航运企业和外贸企业纷纷调整策略。

马士基宣布自5月15日起对远东至美加航线加收2000美元/40英尺箱附加费。海通发展则通过CAPEX锁定低成本船舶扩张,其干散货船队规模达45艘。航运巨头们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在政策调整中积极应对,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跨境电商方面,Shein、Temu加速美国仓备货,暂停直邮业务,转向海运批量运输。Temu建议爆旺款备货量增加30%~40%,以降低直邮清关风险。传统外贸商中,部分企业转向东南亚采购,但越南对美出口量同比增长45%仍难替代中国供应链,凸显短期调整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在政策调整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既要抓住窗口期抢单,又要应对转型压力,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在90天的政策窗口期内,航运市场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风险。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降至1.12(较疫情前下降37%),沃尔玛、Target等巨头为避免重蹈去年“货架空置”的覆辙,早在3月便向中国追加500亿美元订单,推动5~6月货运量激增。

(图源:新华社)

中远海发、宁波远洋等航运股连续涨停,板块市值单日增长超10%,反映市场对政策红利的乐观预期。这些短期机遇为航运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但也需要企业谨慎把握,避免盲目扩张。

然而,美方保留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及潜在技术性壁垒,可能随时冲击市场信心。此外,全球集装箱船运力规模达3222万TEU(同比增8.7%)的运力过剩问题仍存在,若需求反弹不及预期,供需失衡将加剧。长期风险的存在,要求航运企业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供应链布局,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

航运市场短期与长期挑战交织

中美关税政策的阶段性调整,为航运市场带来短暂喘息,却难掩结构性矛盾,仍面临着短期与长期的双重挑战。

从短期来看,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并未缓解美国部分港口及物流行业的紧张氛围。长滩市市长雷克斯・理查森(Rex Richardson)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这仍是一场危机。

此前,因关税政策收紧,4月美线空航班次增加20%,舱位紧张问题凸显,这进一步加剧了货物运输的难度,不仅影响货物及时交付,还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对供应链稳定性构成威胁。

此次关税调整还引发了集装箱周转效率问题。美国出口空箱数量预计下降,叠加中国至美货物激增,集装箱周转效率受冲击。未来几周,美国长滩港、西雅图港可能出现空箱回流延迟,加剧运力紧张。空箱短缺不仅影响货物装载和运输,还会导致航运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进而传导至运价,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6~9月本就是美国航线的出货旺季,此次关税调整与旺季叠加,大量货主选择在6月和7月集中出货,以赶在年底大节日前完成交付。关税调整带来的90天缓冲期,让许多企业希望在8月上旬前完成货物到港,进一步加剧了短期出货需求。

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认为,本轮关税调整可能引发中美货运强劲反弹,美国进口商此前因关税不确定性暂停的订单将集中释放。

此外,尽管船公司集体宣布加收旺季附加费,但市场对运价走势分歧明显,中金公司预测美线运价或提升10%,德鲁里航运咨询则指出若货量不及预期,运价可能冲高回落,运价的不确定性给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带来困难,增加了市场波动性。

从长期来看,此次关税调整折射出全球供应链的深层结构性矛盾。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后,外贸企业加速布局欧洲市场,推动欧线运价企稳预期增强。但美线运力外溢导致欧线运力减少20%,部分船公司计划通过“空白航行”控制运力以维持价格。贸易路线的重塑使全球航运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复杂,企业需及时调整航线布局和运力投放。

参考资料:

中国对美10%关税今日正式生效!各船司纷纷涨价,再现一船难求!| 百运网

90天窗口期引爆海运抢运潮:运价短期内或涨20%,航运股已先行大涨 | 第一财经

关税战“降温”下,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关税战“降温”下,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 | 界面新闻

来源:现代物流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