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上的临沂5面英模战旗,为啥让人心头一震?看完你就懂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07:27 1

摘要:说真的,很多人对抗战的记忆都停留在书本和老照片里,但看到80面荣誉战旗在天安门前一起飘过,场面那叫一个震撼。尤其看到跟临沂这么有渊源的那几面战旗出现在镜头前,真是让无数人直呼“热血沸腾!”你可能没到现场,但如果你仔细琢磨下这些战旗背后的故事,很多细节其实比电视

说真的,很多人对抗战的记忆都停留在书本和老照片里,但看到80面荣誉战旗在天安门前一起飘过,场面那叫一个震撼。尤其看到跟临沂这么有渊源的那几面战旗出现在镜头前,真是让无数人直呼“热血沸腾!”你可能没到现场,但如果你仔细琢磨下这些战旗背后的故事,很多细节其实比电视剧还精彩。不是我说,咱们得好好说说,这些临沂元素到底凭啥能走到全国最亮眼的位置。要是你还想知道那些老战士、村民和讲解员都是怎么被触动的,不妨往下看!

沂蒙这片土地,不只是山高水远那么简单,当年打仗的时候,这里光民兵就有30万,自卫团70万,主力部队十几万人。1943年抗战告捷的时候,沂蒙军民最猛的时候甚至钳制过日军6万多,伪军10多万,这叫什么概念?打仗打了4万多回合,歼灭敌人25万多,这数据搁现在都挺夸张。也难怪这片地方被当作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家都说这里流淌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水乳融精神。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历史离自己很远。可你只要翻翻“钢八连”的帐本就明白,啥叫血与火熔铸出来的集体记忆。1944年除夕那夜,八路军滨海四团三营八连遭遇500多名日伪军突然“扫荡”。朱村的24位战士拼到最后一口气,换来村子里的一顿年夜饭都不肯吃,就怕给乡亲添累赘。第二天清早,朱村人哭着跑去村头祭奠他们。后来,群众给连队绣了“钢铁英雄连”的锦旗,“钢八连”这个名字也就传开了。1944年山东军区把这名字正式认定下来,这事儿还写进了《八路军战史》。现在朱村人每年正月初一都得纪念24位烈士,这都成了当地的“年俗”。

“岱崮连”的故事也是够硬核。巍巍沂蒙山,七十二崮。1943年11月9日,日军拉了一万多兵力围剿鲁中抗日根据地,第十一团第八连93人死守南北岱崮,掩护主力转移。徐志本小时候就藏在山洞里看炮火,现在成了志愿讲解员。他老爷子88岁了,还到处讲快板,说八连当年子弹不够用,直接用石头蛋砸敌人,硬是打退了几百号鬼子。付出的代价是两人牺牲,七人受伤,罗荣桓司令员亲自授旗“英雄岱崮连”。

郯城那块的模范连也不甘示弱。82年前,一场硬仗打响,八路军一百多号人一天一夜急行军80多华里,教导第二旅奔到郯城城下。枪声爆炸声不断,第六团第八连咬死攻进南门,两天两夜才把日军逼退,首创山东战场敌后攻城的先例。这一仗,死伤敌军400人,俘虏600多伪军,连日本官兵都抓了7个。后来新华社都说——这是对敌人的重锤,也是1943年最炸裂的一仗。山东军区给第六团第八连封了“郯城战斗模范连”,这个称号保留到现在。孙海波,一位讲解员,还特别自豪地说,要把这些故事讲到更多年轻人心里。

再往细了说,还有刺杀技术超群的“刺杀优胜”旗,以及1938年硬生生保护省委转移,被授予“铁七连”荣誉称号的那支队伍。这几面战旗今年一起亮相天安门广场,大家挺直腰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的人都说,这已经不只是旗帜荣耀,更是对老区传统的礼赞。每逢这时候,临沂市民不少人边看直播边感慨——这是家乡的骄傲,给新时代的我们补足了“精神粮食”。你会发现,无论历史怎么过,这些印着鲜血的战旗,其实一直在静悄悄地激励每一个后来人。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