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雪峰还在那苦口婆心的劝孩子好好学习,条分缕析的帮学生选专业。
张继科,又开始作妖了。
顶着奥运冠军的头衔,口出狂言。
一边消耗残存的公信力,一边画大饼割韭菜。
张继科,还是消失吧。
前乒乓球奥运冠军张继科,又火了。
他在直播间公然放话:
文化分350分以上,跟我练两三年,211大学随便挑;
文化分到400分,985大学也可以随便挑;
此话一出,瞬间引爆全网。
张雪峰还在那苦口婆心的劝孩子好好学习,条分缕析的帮学生选专业。
到张继科这,直接来了个“保送”211、985。
高考本就是全国家长关注的议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有了张继科“作保”,就可以曲线救国。
350分+2、3年训练=211大学“随便挑”
这种“绝对性承诺”,仿佛给成绩中等的孩子和家长带来了福音。
条件好的家长,更坦言别说一年10万,就是翻双倍也愿意。
只是,张继科的话可信吗?
不妨把他的头衔摘掉,再来看看这段话。
试想,直播间有一个普通培训机构负责人,正在招生。
他承诺任何一个分数够350的孩子,跟他学习2、3年都能上211。
口气坚定,连孩子的资质都不用看。
大多数人都能听出,他是在“画大饼割韭菜”。
更不会拿着孩子的前途跟他赌。
因为我们都明白,教育充满变数和不确定,从不是一件绝对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努力程度各不相同。
这么绝对的招生话术,可谓漏洞百出。
为什么会对张继另眼相看?
因为他的成绩吗?
他可是用445天完成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男单冠军的“大满贯”。
被称为赛场藏獒。
这样的实力教孩子,不是绰绰有余?
诚然作为大满贯,张继科在乒乓球领域的成就毋庸置疑。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拥有同等的教学能力。
教学是一门专门的艺术,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足够的耐心、责任心。
仅凭冠军头衔就保证进名校,显然无厘头。
那,张继科这个人可信吗?
早在2004年年底,16岁的他就曾被媒体爆出参与博彩性质的“游戏”。
因为输钱无法面对现实,还在比赛过程中离队出走。
几经辗转才找到本人。
前年,更有《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李微敖实名发文。
称张继科欠下巨额D债,将女友景甜的私密照抵账。
这样一个有前科、人品有缺的人,还剩多少公信力?
即使这样,张继科还在寻求无条件信任。
自从去年8月,巴黎奥运会时樊振东夺冠。
张继科表面祝贺,实则明里暗里为自己喊冤。
退役,是因为教练被突然换掉受到打击。
至于所犯过错,也用一句“我会让所有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暗示另有隐情。
至此,没拿出一点证据。
国家队的热度蹭到了,形象也讨巧地变成含冤受辱。
自从开始直播,张继科更是话题不断。
三天两头点评现役运动员。
王曼昱不一定能打得赢我;
你们可以质疑我说的每句话,但我的成绩你们质疑不了。
喊话黑龙江队总教练,2029全运会要人叫他。
更扬言只需集训3个月,就能战胜男乒12名以外球员。
对质疑他商品的网友,只义愤填膺的回复:
如果你们在这件事上信我,那我们就是朋友,无法得到共鸣,那就只能是敌人。
对于丑闻,他只反击,却从未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
对于带货商品,他只讲情感绑架,也不出示任何证明材料;
对于招生,他会不会只是逞口舌之快,不顾结果?
兑现不了承诺,又会不会一走了之?
丑闻真假,与普通人没大关系;
带货商品不合格,也尚可假一赔三;
孩子的成长却永不可逆。
如果张继科真想在教育领域大展拳脚,与其靠着冠军的头衔,和夸大其词的招生话术博眼球。
不如踏踏实实的,回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拿出实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毕竟,他随口的一句承诺,影响的却是孩子一辈子。
来源:樱桃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