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5日,伴随西安三意社正式入驻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原市委礼堂),已有130年建社演艺史的戏曲“老字号”有了自己的演出、排练“新阵地”。这里,也将成为百年剧社与西安秦腔戏迷每周相约而聚的“新乐土”。
4月5日,伴随西安三意社正式入驻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原市委礼堂),已有130年建社演艺史的戏曲“老字号”有了自己的演出、排练“新阵地”。这里,也将成为百年剧社与西安秦腔戏迷每周相约而聚的“新乐土”。
西安三意社正式入驻西安市工人文化宫,与西安市总工会联手打造全国首个工会系统戏曲文化阵地,无疑将使秦腔这一戏曲“活化石”更好地走进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意社社长侯红琴则激动地将其称为“百年三意社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意社入驻西安市工人文化宫,不仅拥有了固定演出剧场,更将在这里进行日常排练,开展艺术创作,打造戏迷活动新阵地……在这里,百年三意社将更好地开展艺术传承,展现艺术成果,为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她说。
秦腔是西安的声音,带着西安人的魂魄。伴随三意社正式入驻西安市工人文化宫,由三意社、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共同发起,邀请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西安市秦腔戏迷俱乐部也正式成立。
小薇了解到,俱乐部成立后,每周末都会在西安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公益性质的“名家见面会”“秦腔大讲堂”“戏迷联欢与才艺展示”等活动,并由专业演员为戏迷票友提供帮学指点,为广大职工和戏迷提供文化服务,戏迷可以通过关注三意社公众号内的粉丝群,报名参加活动,“俱乐部不设门槛,敞开大门,让每一位秦腔爱好者都能够在这一平台上闪耀光彩。”
著名司鼓演奏家童胜利与戏迷分享交流
“当家戏”进京闪耀
近期好戏连台“过足瘾”
4月20日,西安三意社将赴北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本次演出是三意社受邀参加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我们也将拿出好状态为大家献上精彩演出。”三意社工作人员介绍道。
作为三意社新的“当家戏”,这部剧由三意社倾六年之力打造,先后荣获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2024年度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剧中主演侯红琴,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卓越的表现力,将“武则天”的霸气、智慧、柔情等多面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侯红琴表示,“这部剧不会是一部演一轮就压箱底的戏,我们要让它作为三意社经典、作为秦腔经典传承下去,让百年老社的自信,在新‘当家戏’中持续闪耀。”
除此之外,三意社将为西安市民带来连台好戏,4月30日在西安市工人文化宫演出折子戏专场;5月3日至5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三滴血》《铡美案》《周仁》。
4月23日—4月26日,西安三意社还将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大兴寺庙会演出《杨门女将》《三滴血》《周仁》《铡美案》《火焰驹》《母子恨》《龙凤呈祥》七场大戏。
这不仅是对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西演·青年团等秦腔剧团作为秦腔艺术的守护者与革新者,长期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认可,更是对曲江新区一直以来保护秦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肯定。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秦腔,曲江新区打造以百年剧社易俗社为中心,集老字号品牌、戏剧展演舞台、文创购物街巷、秦腔文化博物馆等多层次活动空间为一体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推出各种符合老中青特别是年轻人打卡的秦腔文化项目,“古调独弹”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曲江新区还通过举办中国秦腔艺术节,全方位展现秦腔文化传承发展成就,凸显秦腔艺术的人民性和群众性,彰显文艺服务人民、歌颂人民的价值导向,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观赏秦腔精品的快乐。
另外,一系列的惠民演出和进校园活动让秦腔还从剧院走向民间,从舞台走进群众。西安易俗社、西演·青年团、西安三意社等院团,用一场场惠民演出,丰富着大家的精神生活,也给各大院团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近些年,秦腔积极尝试与数字科技、流行音乐、动漫、沉浸式演出等“混搭”出新。经典剧目《三滴血》“变身”3D电影;虚拟秦腔推介官“秦筱雅”曼妙动人;“动漫+摇滚+秦腔”的传播新视听青春有力;各种秦腔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另外,秦腔还在“出海”,从《火焰驹》《三岔口》登上2024年土库曼斯坦“中国文化年”开幕式,到“中泰影视交流周”上秦腔动画片《漫赏秦腔》深受泰国观众喜爱,再到秦腔戏歌《人面桃花》的MV登上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的热搜榜……秦腔中饱含着的人生哲理、文化积淀走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的最佳载体之一。
曲江新区将全力坚守文化主阵地
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
让秦腔这一历久弥新的艺术“走出去”
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走出国门
让大秦之腔响彻三秦,蜚声国际
来源:荣耀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