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区移民村”到“网红打卡地”——看洪江三里村的蜕变之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05:16 1

摘要:暖春时节,漫步在洪江市托口镇三里村的湘西海岸草坪,湖风轻拂,远山如黛,三五成群的游客在侗寨大门、观景平台前拍照打卡,孩童在露营草滩上嬉戏奔跑……这个昔日的库区移民村,如今依托侗族文化与清江湖生态资源,正以“三里海上侗寨”的全新面貌,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目的地

从“库区移民村”到“网红打卡地”

——看洪江三里村的蜕变之路

杨展康

暖春时节,漫步在洪江市托口镇三里村的湘西海岸草坪,湖风轻拂,远山如黛,三五成群的游客在侗寨大门、观景平台前拍照打卡,孩童在露营草滩上嬉戏奔跑……这个昔日的库区移民村,如今依托侗族文化与清江湖生态资源,正以“三里海上侗寨”的全新面貌,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目的地。

文旅融合“破圈”:从无人问津到游客增长200%

2024年春节期间,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节目组走进三里村,用镜头记录下侗寨的浓浓年味。节目播出后,“三里海上侗寨”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全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0%,村集体旅游收入增加20万元,带动当地黄桃、杨梅销售超200万元,周边100余户村民人均旅游增收超5000元。

“完全没想到会这么火!”三里村党支部书记唐永刚感慨。如今,村内标志性景点“三里寨门”“杨公神井”“侗情小院”前常排起长队,80亩桃林盛放期单日游客超千人,湘西海岸草坪成为露营爱好者的“心头好”。一位来自长沙的游客王女士说:“在小红书刷到这里的湖景和桃花,立刻约朋友自驾过来,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真像闯进了世外桃源!”

千万投入筑基:荒滩变景区,村民变“导游”

蜕变背后,是政策与民心的双向奔赴。托口镇党委、政府紧抓乡村振兴机遇,累计争取资金超千万元,以“绣花功夫”重塑村庄风貌。 打通“最后一公里”,3公里进村道路实现全面油化绿化,1.5公里沿湖生产便道贯通景区;打造“颜值担当”,让坝区花海、百步云梯、侗画长廊、花廊民宿串联成线;擦亮生态底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环保运动员”。

“以前村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家家争当卫生示范户!”村民刘大姐笑着介绍。随着基础设施升级,20余家民宿投资商慕名而来,已有几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新媒体赋能:乡土网红带火“山水侗寨”

“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三里村的‘海上侗寨’,湖景民宿推开窗就能钓鱼……”本土网红“湘村经纪人老杨”举着手机穿梭在侗寨长廊,他的短视频播放量最高突破五万。托口镇创新培育新媒体人才队伍,鼓励乡村博主用镜头讲述文旅故事,2025年以来发布文旅宣传推广视频100余条,带动线上咨询量增长3倍。

同时,托口镇深挖旅游资源,新开发的“三里桃林”打卡点,凭借80亩桃花与清江湖、豹雾山相映成趣的胜景,吸引十余名旅游从业者洽谈合作。“我们要让四季都有看点,春天桃花、夏天露营、秋天采摘、冬天民俗!”托口镇政府负责人表示。

未来蓝图:从“网红”到“长红”的进阶之路

面对暴增的客流,托口镇党委、政府携手三里村正谋划更长远的布局。下一步,该镇将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湖景民宿、建设农耕研学基地;加大培训村民旅游服务技能,逐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运营模式;串联沅城古村、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等景点,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

夕阳西下,清江湖面泛起粼粼波光,侗寨大门的灯笼随风轻扬。这座曾因水电站移民而沉寂的村庄,正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