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的内页有一张图,是此书英文版的封面,上面用很大的字号写着“Wind,Sand and Stars”(风、沙子和星星),当时看到,觉得《风沙星辰》这个中译名颇为“信达雅”。很多年以后,再看《风沙星辰》四个字下面,以法语写着“Terre Des Hommes”。
苏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出版
书柜深处藏着一本旧书——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著作《风沙星辰》。
书的内页有一张图,是此书英文版的封面,上面用很大的字号写着“Wind,Sand and Stars”(风、沙子和星星),当时看到,觉得《风沙星辰》这个中译名颇为“信达雅”。很多年以后,再看《风沙星辰》四个字下面,以法语写着“Terre Des Hommes”。此时我已经能看懂一点简单的法语,发现它们直译过来是《人的大地》。
从《风沙星辰》到《人的大地》,到底哪个译名更为贴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按照英译本的思路按图索骥,从“风、沙子和星星”这些意象说起。
关于“风”
书中,作者以一整章的篇幅讲述了自己与“风”搏斗的场面。
他用细腻的笔触写道:“只看到地面在旋转,飞机好像在一个磨平的钝齿轮上滑动……所有那些山峰……都对着我直奔而来……看到整个飞机似乎都在颤抖……它仍保持着水平静止,但已不知不觉地,神秘地升高了500米……我突然被一阵从山峰吹来的阵风击到了机腹,啪的一声摔了出去。”
我们常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形容人的反复无常,而读到上面那段文字时,才更加切切实实感到大自然的无常。看不见、抓不着的风,就是无情的大自然伸出的无形之手,它将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摆弄于股掌之间,而人类驾驶的飞机,仿佛就是从它指缝间奋力穿行的一只小小蝼蚁。蝼蚁固然是渺小的,但谁又能说,蝼蚁的努力没有意义?
关于“沙子和星星”
作为一个不止一次在沙漠中迫降的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与脚下的沙粒、天上的星星有着不解之缘。在等待救援和寻找救援的过程中,他的目之所及几乎全是这两样东西。人在处于生死未卜的境地时,究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呢?
作者在书中的几段描写,给了我答案。
“那次,我也是被迫降落在一个沙层深厚的地区……双手交叉,面对着深邃高远的星群……然而,我发觉自己仍然充满了无限遐想……我不再寄宿于星沙之间了,也不再感到这些景象的寒冷;我终于找到了在这荒野里永恒感觉的起源。”
在人类的肉眼中,一粒沙子是微小的,一颗星星也是微小的,它们或许无法引起人们太多遐思。但当置身于数不清的沙子组成的沙漠中心,抬头仰望同样数不清的星星组成的灿烂天河,在无垠中的寂寥中,它们会唤醒人心中的对于造化大观的敬畏,以及对于尘世幸福的眷思。
关于“人与大地”
飞行员每一次起飞,都是为了平安的降落。“大地”承托了飞行员的生命与梦想,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最具有安全感、最值得热爱的意象。作者将它写进书名,自然十分合理。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充其量只能算是“飞行员”的“大地”,如何能扩展到“人的大地”?
圣埃克苏佩里在书的后半部,用一句话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我最关心的不是飞行,而是人类自身。”
他开始把镜头从自己转向他在飞行之旅中所遇到的人们,用充满爱意与悲悯的目光记录他们的现在,想象他们的过去和未来:从南美绿洲中两个天真正直、不谙世事的姑娘,到见识了世界参差的摩尔人酋长;从沙漠里重获自由与尊严的黑奴,到西班牙一位不知为何而投身战争的中士,最后再到三等客车上一对农人的婴孩——他写道:
“这是一副音乐家的面孔,这就是童年时代的莫扎特,这是有灿烂前途的生命。”
“只有让灵魂在泥胎吹上一口气,才能创造出人来。”
我想,作者想要讲的,或者说所向往的,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飞翔、自由驰骋,从“泥胎”变成“人”的一片“大地”吧。
回过头来思考,“风沙星辰”是作者探寻“人的大地”时途经的风景,也是启发他思考的灵感源泉。
热爱冒险的圣埃克苏佩里做过飞行员、作家、记者,曾荣获十字军功章与法兰西学院小说奖。他的一生短暂而精彩,在观察人类的天空与大地时,也积极探索人的内心,最终以他自己的方式,成为了他想要成为的“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