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戴安娜王妃被“骗”着接受了一场BBC的采访,当她说出“三个人的婚姻有点挤”之后,王室感觉颜面受到了空前的打击,于是在女王的要求下,她与查尔斯很快离婚了。
1995年,戴安娜王妃被“骗”着接受了一场BBC的采访,当她说出“三个人的婚姻有点挤”之后,王室感觉颜面受到了空前的打击,于是在女王的要求下,她与查尔斯很快离婚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离婚之后的戴安娜依旧没有得到幸福的敲门,刚刚进入一段恋爱,然后便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这很难不让人猜测她离世的真实原因。
有很多矛头曾指向王室,认为戴安娜与异族多迪相恋,那是对王室最大的挑衅,所以她注定没办法被留下来。
这是真的吗?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相信,离婚之后的戴安娜,完全不缺男人的追求,她如同一只独自跌落陷阱的猎物,成为富豪圈内争抢的存在。
不是因为戴安娜有多么大的魅力,30多岁的王妃纵然出色,可也没有到达让男人痴迷的地步,那些男人只是想与她春风一度,想要品一品来自王室的贵气与侈靡而已。
最近,英国媒体报道了《每日野兽》的一段播客内容,里面竟然再次提及戴安娜:她离婚之后,川普与已经在狱中离世的爱泼斯坦便发生了争夺战,他们争得不过是看谁能与戴安娜先春风一度。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恶心的事实,翻看戴安娜刚离婚的那段时间,川普曾大力追求于她,每天空运玫瑰送到王妃的肯辛顿宫。
不仅如此,他也没回避过外界的知情权,甚至认为自己魅力无穷,财力强大,只要假以时日便可以将戴安娜收于身边。
只不过,戴安娜没有上他的圈套,她对每日空运来的玫瑰相当反感,甚至与朋友抱怨自己感觉到“毛骨悚然”。
不过,至今还没有证据证明戴安娜曾与爱泼斯坦见过面,只是他在世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对外说过:我与戴安娜王妃在不同的场合见面。
《每日邮报》的沃尔夫曾经说过,对于川普与爱泼斯坦而言,能追上戴安娜王妃是“终极成就”,因为“戴安娜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女人,没有比这更能代表1980年代的社会地位了。”
其实可以理解,戴安娜在那个时候对一些别有心思的富豪意味着什么。
她自己在采访中就说过,曾经于婚姻内出轨是事实,这似乎又给了外界一个信号:只要他们够主动,戴安娜便可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这大概还是自我认知决定的现实,毕竟戴安娜活着的时候对外塑造了一个真正缺爱的人设:
“很希望有个人能环臂抱着我,只是听我说。”
这不是戴安娜的错,她从小缺爱,小时候缺父母之爱,“我的父母从没有对我说过他们爱我,什么也没有,他们只会亲亲我的脸颊,我们之间也不会有任何拥抱,或者其他类似的肢体接触。”
长大后,戴安娜依旧缺爱,学习不好,同学们喜欢嘲笑她,说她笨,包括家中的人也这样认为,她是愚蠢而笨拙的。
戴安娜的私人秘书也曾说过:王妃因为自己学习不好,一度非常自卑,从不愿与这样学术人物对话,在王室受培训多年之后才有一点克服。
结婚之后,戴安娜仍然没有改变命运,查尔斯不爱她,或者说不可能像个恋爱中的毛头小伙一样对她用尽心思与手段,传统的装模作样他更擅长,表达爱则是他不擅长的。
戴安娜在后来接受自传采访的时候说过:
“我的成长从未被认可,我始终都被看作一个18岁的幼稚小女孩儿,而只要做错一点事儿,就会扑面而来成吨的指责。”
显然,进入王室的戴安娜便这样被定义了,查尔斯觉得她有病,女王帮不了她。从她个人录音中可以听到:在此之前六七年,我们便再没有过夫妻生活了。而这录音是1992年录的,向前推六七年,也就是1986年左右。
这样的戴安娜最终出轨婚姻,最终在一段又一段的爱情中被称为恋爱脑。好不容易离婚了,王室以为可以安静一段时间,可以不用再因她的事情而头疼了。
可谁能想到呢?戴安娜又爱上了多迪,一个来自埃及的异族分子,这不仅让王室蒙羞,更让未来的国王无地自容。
外界的说法很多,有一种认知是多迪根本不是真的爱戴安娜,只是因为他也是富豪圈中的一员,他也想得到与戴安娜在一起的多种便利与好处。
王室自认为离婚可以万事大吉的结果,结果便上演了一场“狩猎”般的追逐游戏,威廉这位未来国王的脸完全没地方放,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1997年,戴安娜在与多迪浪漫出国游的过程中,不巧发生了一场车祸,王妃以世界极难遇到的死法,最终不治而亡,享年36岁。一切都安静了,从王室到富豪圈,从此都安静了。
来源:照见古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