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突遭鸡蛋大冰雹,会间接传播到我国吗?分析:警惕连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23:32 1

摘要:当地时间4月16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突然遭遇一场猛烈的极端天气袭击,短时间内天气剧烈变化,多个区域被大冰雹密集覆盖,冰雹如子弹般砸向地面,不少车辆的车窗被砸碎,树木也被击打得光秃秃的,局地甚至可以看到整片落叶如同遭遇暴风洗劫般的惨状。与此同时,强烈的雷暴风

一、冰雹突袭伊斯兰堡,极端天气再度上演

当地时间4月16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突然遭遇一场猛烈的极端天气袭击,短时间内天气剧烈变化,多个区域被大冰雹密集覆盖,冰雹如子弹般砸向地面,不少车辆的车窗被砸碎,树木也被击打得光秃秃的,局地甚至可以看到整片落叶如同遭遇暴风洗劫般的惨状。与此同时,强烈的雷暴风暴夹杂着雷电交加,电闪雷鸣之间更增加了这场风暴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这一切极端现象的背后,离不开一股“老熟人”的影响。制造这场极端对流的,是前几天造成伊拉克出现红色沙尘暴的切断冷涡前部暖平流系统。从大尺度气象形势来看,这次事件属于西风带发生剧烈震荡后,由多条频散波列叠加形成的强扰动现象。在这股冷涡系统前部,原本就已经升温迅速的巴基斯坦上空大气能量持续积累,最终在4月16日这一天集中爆发,以极端强对流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种类型的天气并不罕见,但如此密集、强烈的冰雹和雷暴合并而至,依旧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形。气象观测资料显示,伊斯兰堡此次遭遇的冰雹颗粒直径普遍达到5厘米以上,一些地区甚至接近鸡蛋大小,在车辆天窗、塑料棚顶上留下密密麻麻的破损痕迹。对于这个区域来说,如此级别的极端对流天气并不多见。

二、高温东移南压,八省齐创热浪纪录

极端天气的影响并不止步于中亚。在那道切断冷涡系统向东传播的过程中,我国国内的高空大气结构也随之产生了显著变化。4月17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高温区域明显出现西移和南压趋势,多地在这天迎来春季以来首个高温爆点,从华北到西南,多个省份热浪袭人。具体来看,像河南、山西、陕西、云南、广西、海南、湖北等地,纷纷被列入高温榜单,成为当日热力值的主要贡献者。其中,云南元江气温飙升至38.8℃,一举登顶全国最热城市;而位于北方的郑州,也录得36.1℃的高温,刷新了该地历史第二早高温日的纪录,距离该地以往的气候节奏明显提前不少。

这一轮高温过程的背后,是高原槽与副热带高压联手发力的结果。高原槽的加强带动高空急流东移,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又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内陆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高温发展模式。而南方的西南气流也因地形和气压梯度作用变得愈发强劲,不仅在降水方面蓄势待发,在对流发展上也开始有所表现。

随之而来的,是一波降水过程的快速展开。从4月18日开始,南方地区自西向东陆续迎来第一波暴雨过程,强降水逐步扩散,局地可达暴雨到大暴雨,并出现雷电、强风甚至可能伴随冰雹天气。在强热背景下,强对流天气更容易触发,需格外留意短时雷阵雨和雷暴大风等突发性灾害。

三、强对流频发,南方汛期信号日趋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内,受高原槽不断加强以及副高外围暖湿气流持续输送的双重影响,南方的降水形势将愈发复杂和密集。从4月20日至22日,江汉、江淮、江南以及华南多地预计将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局地可能迎来暴雨过程,强对流风险明显提升。在这段时间内,不仅降水强度大,而且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情况更容易成系统爆发,对交通、农业生产和城市排涝形成考验。

除了南方雨带集中爆发以外,北方部分区域也将感受到冷空气的“回马枪”。预计中东部大部气温在此阶段将出现一次普遍的下降,降幅为6~8℃,局地可能达到10℃左右,同时还伴随4~6级偏北风,阵风局部可达8~9级。这场冷空气过程虽然不会持续很久,但对高温区域的短时降温和风力干扰仍需关注。与此同时,华北南部、黄淮及东北地区也将迎来一次小到中雨的过程,局地或有大雨,降水类型以短时降水和阵雨为主。

而在更远一点的4月23日至25日,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的降水依旧未见明显减弱趋势。小到中雨仍将频繁出现,局地将出现大雨乃至暴雨,短时强降水配合雷暴、强风等天气将成为常态。值得特别留意的是,青藏高原东部此时也将受到冷空气扰动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或纯雪天气。

种种迹象表明,南方多地已经进入前汛期阶段。从环流形势分析来看,频繁出现的急流、切变线、南支槽、高原槽、冷涡等系统叠加效应越来越明显,配合副高外围暖湿空气活跃推进,形成一个易发强对流和持续性降水的高风险局面。对于江南、华南一带而言,务必要高度警惕后续的强降水、冰雹、大风等突发天气过程,尤其是地势低洼和城市积涝点位,更应提前做好排水、防灾准备。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