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CEO黄仁勋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会面。这场会面背后,是中美AI芯片市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态势。英伟达称全球AI芯片的“超级巨头”。2024年,英伟达全年营收767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贡献171亿美元,占比13%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会面。这场会面背后,是中美AI芯片市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态势。
英伟达称全球AI芯片的“超级巨头”。2024年,英伟达全年营收767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贡献171亿美元,占比13% 。
看似占比不高,但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在2024年给英伟达带来120 - 150亿美元收入。2025年前三个月,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企业向英伟达下单H20芯片,订单金额高达160亿美元。
然而,美国政府突然将H20纳入出口管制,英伟达不仅要计提55亿美元损失,股价也单日暴跌6.9%,市值蒸发1881亿美元。
自2022年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升级,英伟达推出A800、H800、H20三款特供芯片,可性能依次缩水,竞争力不断下降,比如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接近H20,价格却低15% 。
DeepSeek,这家成立仅两年的中国AI初创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它靠强化学习与模型蒸馏技术,用仅1/10参数规模,就实现和GPT-4o相当的数学解题能力,训练成本降低30%以上 。其AI聊天机器人用户量激增,逼得英伟达紧急扩容算力,仅服务器采购投入就要增加3 - 5倍。
DeepSeek在工业软件领域与AutoCAD、MATLAB、Ansys等工具结合,将设计效率提升300%,还能实现产品减重40%,产业渗透力不容小觑。2025年B轮融资时,DeepSeek估值突破20亿美元,成了本土AI企业的榜样。
面对英伟达的技术封锁,中国AI芯片产业加速自主创新。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1447亿元,GPU占比85%,其中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已占据90%份额 。
政策层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推出“原产地认定”规则,冲击美系芯片在华销售。在政策推动下,国产芯片企业构建自主生态。华为昇腾适配了包括DeepSeek在内的160多个大模型;寒武纪在哈尔滨智算中心部署1.8万张AI加速卡;天数智芯在呼和浩特项目中实现算力突破。
另外,RISC-V架构开发者超50万,EDA工具国产化率突破40%,开始在物联网与汽车电子领域替代ARM。
黄仁勋此次访华,释放出几个关键信号:
一是要“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可能推出性能更弱的H30芯片;
二是探讨在华建厂,就像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那样,但会面临美国政府的政治压力;
三是寻求和DeepSeek等企业技术合作,靠软件授权维持市场影响力。可是,这些策略挑战重重。
技术上,H30性能可能比不过昇腾910B,导致客户流失;地缘政治上,特朗普政府调查英伟达是否向DeepSeek“故意提供关键技术”,合作有法律风险。
并且,中国AI企业正构建“去英伟达化”技术栈,比如字节跳动2025年国产芯片采购占比将达60%,远超英伟达特供版的40%。
这次黄仁勋与梁文锋的会面,反映出全球AI芯片产业链正在重构。
英伟达在市场份额和制裁损失间艰难权衡,而中国AI企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倒逼下努力突围,全球算力竞争格局正在被改写 。
来源:财经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