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优秀思政课案例分享 | 三月 雷锋精神传承月思政课展播案例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22:17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我县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系统化思政教育生态,探索立德树人新途径。即日起,推出“盐山优秀思政课案例分享”专栏。本专栏以“每月一主题,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为依托,聚焦我县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定期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我县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系统化思政教育生态,探索立德树人新途径。即日起,推出“盐山优秀思政课案例分享”专栏。本专栏以“每月一主题,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为依托,聚焦我县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定期分享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为全县思政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切实提升全县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

01 《追寻雷锋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雷锋精神内涵

核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奉献:助人为乐,甘当“勤务员”

敬业:干一行专一行(钉子精神)

创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创新: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践行路径

爱岗敬业:做“螺丝钉”

助人为乐:小事做起(让座、拾金不昧)

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爱国爱党:参与公益活动

积小善成大善:记录日常善举

情感与价值观

崇敬英雄:学习雷锋事迹

社会责任:主动担当

奉献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动设计思路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尤为重要。本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争做追“锋”少年》旨在通过系统性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活动设计遵循“认知—理解—践行”的递进逻辑。首先,通过“岁月印记”环节的视频观看与互动提问,让学生直观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日的由来,奠定知识基础。结合故事分享与教师总结,学生逐步领悟雷锋精神的多元内涵,如奉献精神、钉子精神等,从而形成系统认知。其次,引入“新时代雷锋故事”,通过郭明义、王兰花等人物事迹,展示雷锋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帮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增强认同感。

最后,“知行合一”环节通过具体行动指南,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践行雷锋精神,如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将抽象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行为。

活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视听结合、案例讨论、实践任务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视频与故事增强情感共鸣,互动提问激发思考,课后“小善事”记录则强化行为转化。

这一设计不仅注重知识传递,更强调价值观的内化与行动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追“锋”少年,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教学效果反馈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兴趣与认同。学生在观看视频、分享故事时专注投入,互动环节积极抢答,展现出对雷锋生平及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在讨论新时代雷锋人物时,不少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收集的案例,活动氛围热烈。

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记录“小善事”,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如帮助同学、节约资源等。活动后,学生纷纷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从点滴做起,争做追“锋”少年。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更在实践中强化了其社会责任感,达到了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目标。

来源:晨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