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下午,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贸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合肥海关副关长何永佳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发布人:合肥海关副关长 何永佳(许梦宇 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合肥海关副关长 何永佳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新向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据海关统计,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2153.3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出口1478.3亿元,增长17.3%;进口675亿元,增长4.8%。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一是规模和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一季度,安徽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9位,同比上升1位。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位居全国第9、9、11位,中部排名均居第1位。安徽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居于全国第7位,出口、进口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7、8位。
二是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一季度,安徽省与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欧盟进出口281.5亿元,增长14.6%,占我省进出口比重的13.1%,其中出口226.2亿元、进口55.3亿元,分别增长15.6%、10.5%;对东盟进出口265.3亿元,增长23%,高于整体近10个百分点,占12.3%,其中出口193.4亿元、进口71.9亿元,分别增长23.2%、22.7%。
三是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增长。一季度,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427.5亿元,增长59%,占19.9%,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6成,达63.6%;一般贸易进出口1547.1亿元,增长5.8%,占71.8%,高出全国7.9个百分点;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51.4亿元,增长13.8%,占7%。
四是“新三样”出口增速超五成。一季度,出口机电产品1068.5亿元,增长19.5%,占出口比重的72.3%。其中,出口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新三样”产品172.7亿元,增长58.3%。
同期,安徽省汽车、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分别出口204.8亿元、114.7亿元、101.3亿元,分别增长19.2%、31.2%、15.9%。
下一步,合肥海关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安徽省“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实际成效,为推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安徽企业在开拓多元化市场方面成效如何?请问海关在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
何永佳
近年来,我省广大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深化开拓海外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刚才也提到了,一季度,安徽省与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60亿元,增长12.8%,占53.9%,其中出口766.2亿元、进口393.8亿元,分别增长14.5%、9.7%。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41.4亿元,增长17.8%,占25.1%,其中出口308.8亿元、进口232.7亿元,分别增长22.3%、12.3%。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另一方面产业合作更趋紧密。“安徽制造”有效对接海外生产消费需求,我省汽车近7成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零配件超5成出口到金砖国家,造车“皖军”正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作为家电大省,我省空调、冰箱等产品出口欧盟已连续15个月保持快速增长。贸易伙伴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安徽市场,一季度,我省自东盟地区进口电子元器件翻番,对我省同类产品进口贡献率达72.5%。
在推进贸易多元化的过程中,合肥海关立足自身职能,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监管制度,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一是加大中欧班列运行密度和辐射面。推行“铁路快通”业务模式,企业无需进行转关申报,在中欧班列始发地即可完成海关申报、查验、放行等手续。一季度合肥海关通过“铁路快通”模式验放3590标箱,应用率从不足10%提升到54.3%,目前合肥中欧班列开行已覆盖20个国家、161个站点城市;加大对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建设指导力度,指导芜湖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3月25日,芜湖国际陆港首列中欧、中亚班列开通运行。
二是拓展RCEP政策红利享惠面。定制“一企一策”最优享惠方案,持续发挥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效应,帮助企业在RCEP区域内灵活布局产业链,探求商机;推行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全天候”“自助打印入县区”等便利化措施,企业出口商品实现“即申报、即审核、即领证”。一季度,合肥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902份、货值14.5亿元,分别增长24.8%、25.2%。
三是提高技贸服务保障覆盖面。助力“安徽制造”破壁出海,结合重点企业产品结构和主要市场,及时传达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指导企业制定产品改进方案,提升国际竞争力。近期,我们对23个国家的4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了评议,共发布技贸信息305条。
安徽卫视记者
根据刚才的介绍,一季度民营企业继续担当我省外贸主力军,您能否介绍一下一季度安徽民营企业进出口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海关是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外贸发展的?
何永佳
民营企业是我省第一大外贸主体,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这里,我想谈一谈对我省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的三个印象: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一是对外贸贡献越来越大。从经营主体数量上看,目前安徽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9361家,每10家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企业中差不多就有9家是民营企业。从外贸规模来看,一季度,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158.5亿元,增长17.6%,占全省外贸的53.8%,对我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9.6%,外贸主力军地位持续巩固。
二是产品结构越来越优。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加快设备更新,不断为创新“蓄势赋能”。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口各类机械制造设备83.9亿元,增长19.3%。同时,创新“蓄势”也不断转化为出口动能,一季度,民营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5.2%,占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62.5%。
三是品牌竞争力越来越强。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逐渐由“生产”到“出品”。一季度,安徽省民营企业出口汽车、家电等自主品牌商品350.5亿元,增长15.2%,占我省出口比重的23.7%,占比位列全国第一,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长快、占比高,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合肥海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助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助企纾困解难。新年伊始,我们出台了《合肥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二十六条措施》,围绕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支持外贸优进优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推出26条措施,结合“合畅2025”专项行动,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185次,编制海关“普法服务包”,不断为民营经济外向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是加强信用培育扩大享惠主体。积极对接安徽省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合肥海关2025年信用培育重点企业名单》,组织认证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指导,解决进出口领域难题49个。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民营AEO企业64家。同时,帮助企业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降低通关成本等便利化措施,让更多企业通关速度“快人一步”,贸易成本“胜人一筹”。
三是因企施策激发外向发展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简化料件流转、外发加工等业务手续,为企业减免担保,降低资金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入驻综保区内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区内保税维修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电脑零部件拓展到汽车变速箱、投影仪,吸引海外维修订单回流,降低售后服务压力;联合地方商务等部门促成半导体产业综保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落地安徽,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超千万元。
安徽日报记者
安徽既是长三角的发展腹地,又是中部地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请问合肥海关在服务安徽高标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永佳
合肥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立足海关职能,加强区域协作,服务安徽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一是助力新高地释放新动能。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支持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宣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建设,保障新开国际货运航线,助力建设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中转”业务,支持省内港口集群化、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化“直装直提”“离港确认”“联动接卸”应用成效,一季度办理“联动接卸”业务1398票、货值9.3亿元,分别增长3.48倍、2.88倍,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约30%。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支持确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地区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指定监管场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落地,支持合肥市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支持具备条件的口岸城市纳入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
二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实现新提升。便利要素跨境流动,优化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流程和风险评估,加强企业、科研单位需求调研,建立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4月11日也就是上周五,全省首单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成功落地。强化改革创新赋能,支持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新产业全产业链,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差异化探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提高享惠用惠水平,进一步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并拓展运输方式,企业以铁路运输方式进口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也适用此查验模式。
三是支持新业态激发新活力。推动保税维修发展,支持合肥经开、芜湖等综合保税区开展大型装备、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工程机械再制造(二手)设备出口、保税租赁、保税研发业务;支持有需求的企业在综保区外开展晶圆等保税维修业务。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推广应用“智慧在途监管”新模式,运用智能关锁对关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施有效监管;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支持开展出口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监管业务试点,推动长三角跨境电商业务健康发展。推动保税展示发展,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与上海海关等建立跨直属海关联系配合办法,支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开展。
来源:安徽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