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处有礼②|中国外交有了钧瓷的颜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20:41 1

摘要: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历史悠久、名窑星罗,一件件陶瓷器物承载着时光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从泥与火的对话中走来,它们不仅映照出东方美学的澄澈意境,也在文明交流的长河中化身诉说中国故事的无声“使者”。4月15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瓷处有

编者按: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历史悠久、名窑星罗,一件件陶瓷器物承载着时光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从泥与火的对话中走来,它们不仅映照出东方美学的澄澈意境,也在文明交流的长河中化身诉说中国故事的无声“使者”。4月15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瓷处有礼”系列报道,邀您走进泥火深处的东方美学,感受流动千年的文化情韵。

大河网讯 瓷处有礼,礼贯东西。有一种瓷器,连续17年成为中国外交的“国家名片”。从元首会晤到文明对话,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东方智慧,惊艳世界。以火为墨,以釉为诗,它便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

窑变万彩之间,钧瓷以流动的釉色,诠释着中式美学的至高境界。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不仅凝聚了千年陶瓷工艺的精髓,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审美哲思。钧瓷中的“颜值担当”长什么样?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循着神垕古镇袅袅升腾的窑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的艺术世界悄然展开,于一釉一彩之间,尽显东方美学的无穷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

“近年来,钧瓷在产品创作与文化传播方面不断求新求变,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孔相卿表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创作的多件钧瓷精品走出国门,频频亮相国际陶瓷艺术展及重要外交场合。《丰尊》《海晏鼎》《象天鼎》《珠联璧合》《昌运中华》等作品,不仅续写了孔家钧窑的艺术传奇,也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式美学的意境与东方智慧的光辉。

2008年4月25日,孔相卿创作的钧瓷作品《四海升平》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作为钧瓷代表作之一,它缘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孔相卿表示,钧瓷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意涵——以瓷为媒,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对话。

孔相卿钧瓷作品《四海升平》。

《四海升平》上部呈球形,下部呈圆柱形,一曲一直,一张一弛。孔相卿向记者介绍,《四海升平》上部球体装饰有四个龙形耳饰,每个耳饰上各缀两个活环,以增添活泼、灵动的气息。耳饰之间,雕刻着中国古代祥瑞“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部圆柱形则以“福山寿海”为主题,翻卷的海浪与挺拔的岩石交织呼应,象征着“万世升平”。“四灵”与“福山寿海”的巧妙结合,生动诠释了作品“四海升平”的深刻内涵。

“四海升平,八方宁靖。”据孔相卿介绍,“四海升平”的典故出自唐代张说所作的《大唐封禅颂》,其所勾勒出的是一个天下太平、万民安泰的理想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太平盛世的永恒追求。

孔相卿在修坯。

此外,《四海升平》中的诸多传统祥瑞符号,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龙”象征着昌盛、富强与繁荣;“福山寿海”代表着和平与安宁;而“四灵”则以其融合多元的奇幻形象,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不仅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高度契合,更传递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五大名瓷的复烧及发展过程中,唯有钧瓷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那么,钧瓷缘何在当代仍能佳作迭出,并不断拓展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广度与深度?“总结起来就是‘守正创新’四个字。”孔相卿说。

孔相卿钧瓷作品《昌运中华》。

“孔家钧窑在坚守传统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窑炉改造、工艺革新与设计创新,成功突破了过去‘十窑九不成’的技术瓶颈,使曾依赖自然偶发性的窑变艺术逐步趋于可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釉色的持续研发,也全面提升了传统钧瓷的整体品质。”孔相卿表示。

保护是责任,利用是方向。孔相卿始终坚信,唯有注重文化资源的实用价值,才能真正唤醒那些沉睡于大地之下的文化遗产。如今,钧瓷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观赏器,而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碗、盘、壶、杯……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皇室专供”,如今化身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实用器皿,真正实现了“活在当下”。

外国友人在孔家钧窑展厅体验钧瓷文创。

钧瓷的魅力,正如其窑变釉色般绚丽多彩,远不止于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近年来,随着钧瓷产业不断催生新业态、激发新消费,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其注入源源活力。每逢节假日,神垕古镇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据统计,2024年神垕古镇接待游客超230万人次,禹州钧瓷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产值达28亿元。钧瓷,宛如蕴藏无尽宝藏的文化富矿,正在时代浪潮中持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生机。

“未来,希望能通过钧瓷,更好地讲述China(中国)故事。”孔相卿说。(张雅涵)

瓷处有礼①丨汝瓷有言 听china故事 感受China温度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