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8日,OpenAI在编程竞赛中答对了全部的12个问题,获得了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大赛金牌。
AI会改变一个时代。
很多人只是听说这件事,却没有人深刻意识到它的意义。
2025年9月18日,OpenAI在编程竞赛中答对了全部的12个问题,获得了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大赛金牌。
它超越了参赛中所有人类团队的表现。
其实很早之前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的竞赛中,计算机胜出,就已经得出了结论——人类思维无法战胜战胜冰冷的AI,输给了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
很有意思的一个假设。
假如AI人工智能拥有生命。
我不敢想象它会发生什么?!
现在的环境中,如果让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绝大部分人将会失去工作。
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医疗、教育、军事、政治、金融、工作……
所有你能够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都行可以覆盖。
只要有资本推动,它就可以,而且比人做得更好。
所以我会说,假如AI具有生命,不敢想象会构成什么未知的风险?!
不要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行业具有什么特殊性,也不要认为AI无法取代。
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自己欺骗自己。
前段时间,深圳一公司就已经在媒体上报道了AI孕育婴儿的事例。
如果人类伦理环境允许,连生命都可以被AI占领,那试问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现阶段AI水平,若没有条条框框的人类边界规则制约,适当优化后,就能够胜任大部分人类工作。
别看现在AI文章写出来,读着有一股“机械味”。
就说它不行,不能代替人类。
事实上并非如此。
现在很少看到AI文章,不是它不行,而是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了,平台大环境不让,不许。
如若不信,可以看看以往的案例!
前两年在媒体上,就看到有人用AI撰写“不实文章”,日薪过万被抓的报道。
还有某大省医疗领域,限制AI进入该行业,比如抓药方。
……
前段时间抖音一博主用AI生成歌曲,在网易云云音乐获奖5万。
诸如以上此类的种种案例,都说明它可以做到。
只是大手限制了它的发展,不让它抢人类的饭碗罢了。
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
我觉得AI领域,最先被突破的会是在外围。
像我前面说的,我们的AI被上了“紧箍咒”。
而它是需要用大量数据投喂推动的,也就是需要人不断使用。
可惜这样的空间,被一步步收缩。
以致于我并不看好,它会事先在我们的环境下被突破,而更可能在外围被攻克。
不过也不用担心。
我们有的是学习天赋,等老美突破后,再慢慢学过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变不了!
1.9月16日,中科曙光发布首个AI计算开放机构。
2.9月15日,华工科技突破3.2亿光模块核心技术,首次采用国产硅光芯片。
3.9月15日,字节跳动联合清华推出开源HCVG框架,可推动人体视频生成领域进步。
来源:疯子浪浪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