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可以停止购买美国的波音飞机,但是很可能难以停止购买美国的服务,尤其是“知识产权许可”和“金融服务”这两项。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国的服务类产品的依赖性,远高于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如果中国停止向美国提供敏感商品,例如稀土金属,美国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寻找货源,但是如果
国际贸易通常包含两大部分:“商品类”和“服务类”。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战集中在“商品类”,还没有真正触及“服务类”。
服务类贸易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教育、旅行和旅游、知识产权许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
美国每年向中国提供的服务类产品大约是422亿美元(2022年度),处于顺差地位,即美国向中国提供的服务远高于中国向美国提供的服务。
中国可以停止购买美国的波音飞机,但是很可能难以停止购买美国的服务,尤其是“知识产权许可”和“金融服务”这两项。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国的服务类产品的依赖性,远高于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如果中国停止向美国提供敏感商品,例如稀土金属,美国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寻找货源,但是如果美国中断向中国提供服务类产品,中国很难从其他地方找到代替品。
以“知识产权许可”类为例,美国微软的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尽管中方在敏感领域中自主开发了操作系统,但是企业和个人电脑仍然大量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谷歌的Android(“安卓”)被中国的智能手机广泛使用,尽管华为自主开发了“鸿蒙”操作系统,但是中国的其他智能手机仍然广泛使用安卓操作系统。
芯片制造中所依赖的设计软件如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和 Ansys 等都是美国公司的产品。
制造业和工程领域所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制造执行系统(MES)软件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提供的软件,例如AutoCAD、ANSYS、Mastercam、PowerMill、Oracle ERP和 Rockwell Automation FactoryTalk。尤其是“甲骨文”Oracle软件在ERP软件中占据头等重要地位。
如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行其道,虽然广泛使用如Linux、ROS、Gazebo、OpenCV、ROS2、BraccioLib和 YARP 等开源的平台,但TensorFlow、PyTorch 和 MATLAB/Simulink 等重要软件都是美国公司开发的。美国的TensorFlow和 PyTorch机器学习框架被广泛用于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 AI) 算法,例如用于物体检测、路径规划和控制的算法。人工智能(AI)算法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至关重要,它们使车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决策并控制其运动。
以上这些软件美国几乎都处于垄断、主导或重要地位,这就是美国的“软实力”。中国多年来虽然极力自主开发本土的同类软件,但是要完全摆脱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依赖,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如愿的。
金融服务方面也是如此,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美国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通过实施制裁来推行其外交政策目标。这些制裁通常由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执行。例如禁止外国银行进行美元交易,这实际上将其排除在全球大部分金融体系之外,甚至对与受制裁国家进行交易的第三方实施制裁,即使这些交易不涉及美元。
美国用停止SWIFT服务来制裁俄罗斯,大大限制了俄罗斯的外贸范围。美国甚至威胁与俄罗斯有往来的银行实施“二级制裁”,使其不敢向俄罗斯提供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美双方都越来越担心对方的软件是否“开后门”以收集数据或情报。例如中方禁止“特斯拉”电动车进入敏感地区,美方禁止港口的运输用吊车使用中国软件。
从贸易战和关税战开始,中美两国之间的敌对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对抗性也越来越尖锐,继续发展下去,完全可能掉进“冷战”的深坑,双方都可能无所不用其极,美方完全有可能中断对中方提供上述的服务类产品,成为对付中国的“杀手锏”。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