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气温逐渐回升,宝山区罗泾镇的千亩良田迎来了重要的翻耕时节。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翻地拖拉机来回穿梭,翻耕、碎土、平地等工序一气呵成,拉开了今年农业生产的序幕。
近日,气温逐渐回升,宝山区罗泾镇的千亩良田迎来了重要的翻耕时节。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翻地拖拉机来回穿梭,翻耕、碎土、平地等工序一气呵成,拉开了今年农业生产的序幕。
在罗泾镇花红村的千亩粮田,4台现代化的拖拉机正在轰鸣作业,宽大的轮胎在湿润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辙印。随着旋犁的翻滚,一排排翠绿的蚕豆叶混合着泥土被翻耕出来,一阵春风,清新的草香味扑鼻而来。在另一处农田里,原本观赏性的油菜花,也被翻进了泥土中。油菜花相比蚕豆秸秆有更好的固氮能力,用作绿肥能让土壤更好地吸收养分。
合作社工作人员沈师傅说:“这块土地一共800亩左右,准备一个星期耕完。接下来是播种插秧,还是继续播种宝山的“宝农34”水稻,11月份左右收割。”
据了解,罗泾镇的千亩良田主要种植水稻,这里产出的“宝农34”大米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市金奖大米,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罗泾镇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此次翻耕前,田间种植的蚕豆、油菜花等被作为绿肥进行粉碎还田,这些绿肥作物能有效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的优质底肥,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千亩良田翻耕工作的推进,罗泾镇的田野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日农耕画卷在沪郊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上海宝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