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深度揭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基,新增4个专业方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6:03 1

摘要:坚持“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而牢固地掌握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设计与应用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具备解决测控技术与仪

4月16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5年

北航强基计划

新增4个招生专业方向

分别是

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

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

航空航天类(空天材料)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

小萱为大家详细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专业

01

培养目标

坚持“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而牢固地掌握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设计与应用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具备解决测控技术与仪器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科学实验、经济或科技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02

基本情况

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专业依托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培养。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急需,钱学森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1988年获批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改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2003年成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学院下设5系1所1研究院1中心,即测控与信息技术系、惯性技术与导航仪器系、光电工程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感知工程系、光电技术研究所、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和教学实验中心。

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科研团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始终以“和谐、创新、发展”、“三代人的陀螺梦”理念为指导,传承和弘扬“永恒的陀螺精神”。团队支撑的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1。2022年,在已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基础上,新增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术学位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同时具有电子信息和机械专业学位博士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加强了对以原子陀螺为代表的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力度,提升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国际水平。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软科排名连续8年蝉联第一。

师资队伍

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房建成院士牵头的高水平团队,获批“导航制导与传感——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创新研究群体、“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创新团队、“新型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创新团队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团队。研究院现有全职教师65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7人。教学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研究院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以量子科技领域项目为纽带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还聚焦量子科学装置与仪器、零磁医疗装备与零磁医学、量子导航与惯性组合导航等前沿方向。

教学及科研资源平台

拥有7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正在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建成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提供极限弱磁的环境和测量手段,引领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高精度原子陀螺仪惯性测量和计量装置、心脑磁成像等方向发展。

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专业

01

培养目标

坚持“思政引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国际双学位”的育人理念,实施强化基础的本博贯通培养,聚焦突出实践的学科交叉培养,重视厚植情怀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好科教融通、国际合作的多方协同培养,打造集成电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强”模式。

02

基本情况

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专业依托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批国家首批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8年4月,微电子学院正式实体化运行,2020年10月在全国率先更名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18家单位之一,北航正式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下设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系、集成电路设计与工具系、集成电路工艺与装备系,承建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拥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含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院士1人。特色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及生物芯片等集成电路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的新兴方向。

教学及科研资源平台

坚持“产学研用”协同与国际化合作的教学理念,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国际合作提高学生全球胜任力。获批科技部自旋电子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签订双博士或双硕士学位协议。

航空航天类(空天材料)

01

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空天材料)强基计划紧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前沿,依托北航在空天关键材料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在材料智能设计领域的创新平台优势,注重夯实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强化知识融合、能力聚合、素质综合的创新能力培养,着力为我国航空航天等重点材料领域培养具有高度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军领导人才。

02

基本情况

航空航天类(空天材料)专业方向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实施“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之一。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6名两院院士、2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5名国家级青年人才和1名国家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0余人,拥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和“新型磁性功能材料”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创新团队、“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创新团队和“增材制造”创新团队。

教学及科研资源平台

学院拥有9个国家级和10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联合建立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立“111引智基地”。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京市、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授课课堂-科研课堂-社会课堂“3个课堂”贯通融合课程群。近3年专业建设了包括《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在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出版教材专著11本,获评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3项。

学院发展建设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30多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结合学校资源打造高水平社会课堂教学实践平台。与航空航天单位签订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空天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实践难题,支撑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牵引的特色人才培养需求。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

01

培养目标

瞄准航空宇航、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需求,遵循北航“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夯实飞行器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数理、热力、信息学科基础,借助国家级科研平台,将重大科研与任务贯穿于专业培养,实施强化基础的本博贯通培养,选拔并培养一批具备深厚空天报国情怀与强烈责任感、拥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系统且全面地掌握航空航天高端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技术技能、具有突出的原始创新潜质和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善于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卓越或在基础学科领域表现拔尖的高水平人才。

02

基本情况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依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进行培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学院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工艺、发动机工艺专业教研室。1978年,建立制造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1998年,成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学院拥有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培养了中国机械工程学科第一位博士陈宁新。1988年机械学获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机械工程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稳居全国前10。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0余人,国家级人才39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拥有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基地,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

教学及科研资源平台

学院建有1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有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2个省部级教学中心、实践基地;作为核心成员参与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合作建设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等。

关于北航强基

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本周五(4月18日)19:30

北航2025招生直播系列活动

重磅推出强基解读专场

来源:微言校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