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潍坊市人民医院位列荣誉榜单,荣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潍坊市人民医院位列荣誉榜单,荣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潍坊市人民医院,为何能在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赢得如此殊荣?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密码”与故事?
创新技术
引领医疗新高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骄人荣誉的背后,是市人民医院对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对患者健康的深切关怀。
2024年7月20日,市人民医院在省内率先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为63岁的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郭先生(化姓)带来了生命的转机。术后短短十多天,郭先生就从暴躁易怒变得温和平静,从丧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到主动与他人交谈,从双下肢强直到能在家人搀扶下行走,病情有了飞跃式的好转。郭先生的成功案例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已为52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并取得显著效果。同时,诊疗团队还制定详细的随访方案,确保手术的长期疗效。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新的希望,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了福音。
市人民医院的探索创新远不止于此。2023年,山东省内首个绿色电生理导管室在市人民医院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领域的技术革新迈出了重要一步。导管室采用先进的绿色电生理技术,无需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和X射线,既节约了能源和费用,又有效保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同时,全国首创全院房颤管理模式,对全院、全区域的房颤患者进行防、筛、诊、治、康的全程管理,减少房颤不良事件发生,让心律失常科的规范诊疗率、手术量不断提升,惠及更多患者及家庭。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国内同行中赢得高度认可,更为市人民医院赢得了“绿色医院”的美誉,并在多个国际和国内重要论坛上进行了手术直播。
作为医院“登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房颤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一系列前沿技术。从全国第一批、区域第一家开展房颤脉冲消融术,到区域内率先开展“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再到在国内较早开展房室结消融+束支起搏器植入术,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从未停歇。
作为一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综合实力,建立多学科协同工作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危重症、罕见病等不同患者群体,成立多个MDT(多学科团队协作)小组。通过协作讨论、整合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患者一次就诊、一次住院,即可享受多学科专家团队一站式定制个性化、系统化治疗方案。这种精准治疗、全程管理的模式,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诊疗服务。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苏茂泉表示:“百姓对生命健康的美好向往,是医疗改革的最大动力和最强引擎。我们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探索构建既高效又充满温度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为百姓谋福祉。”正是这样的初心和使命,让市人民医院在医疗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人才强院
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
广纳良才之智,广聚创新之力。骄人荣誉的背后,是市人民医院对人才战略的执着追求和对医疗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探索。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市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才强院”的真谛。近年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推进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搭建科研平台,与中国海洋大学成立智慧医疗联合研究中心,深化院校合作,促进成果转化。2023年,医院柔性引进“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史本康等高端领军人才11人。这些高端人才的加盟,不仅为医院注入新的活力,更极大地带动了医院学科的发展,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同时,市人民医院与青岛大学签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协议,并成功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这些举措,不仅为医院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更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人民医院在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打造学科高地,塑造新质医疗。医院通过持续开展技术登峰、推动专病中心建设、整合优势医疗资源等措施,建立专病专治、多学科协作诊疗等精准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措施,能让患者在市人民医院得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
借助先进的5G远程医疗技术,市人民医院实现线上咨询、视频问诊、远程会诊、院际转诊、在线处方、移动支付、慢病管理、药品邮寄、病历复印等功能。这些创新举措,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优质医疗服务到家。其中,“潍智救”院前急救新模式实施后,急救响应速度显著提高。患者报警后,系统会自动上传报警位置,精准定位率高达99%以上,缩短了问询时间,加快了急救响应速度,患者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2024年,院前急救共计接送急诊病人13532人次,其中省内市际长途危重病人2413人次。
“智慧急救”建设基于信息化手段,采用“上车即入院”的急救模式,畅通救治绿道,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急危重症“潍救治”体系,打造市域内“黄金急救圈”,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市”。医院急救能力现已辐射至我市周边的日照、临沂、青岛、烟台、淄博等地区。
荣誉是动力,未来更可期。市人民医院的骄人荣誉,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激励。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前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我市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王路欣)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