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位看官,咱又见面了!昨儿个讲的“鬼叫人”,您可还记得阿强度化冤魂的善举?今儿咱顺着这善念往下说——您瞧屏幕下方的关注按钮,劳驾点个小铃铛,往后故事一响,您准能第一时间接茬听!话不多说,咱这就开讲《老槐树托梦》。
(醒木“啪”地一响,惊飞枝头宿鸟)列位看官,咱又见面了!昨儿个讲的“鬼叫人”,您可还记得阿强度化冤魂的善举?今儿咱顺着这善念往下说——您瞧屏幕下方的关注按钮,劳驾点个小铃铛,往后故事一响,您准能第一时间接茬听!话不多说,咱这就开讲《老槐树托梦》。
一、槐树下的守夜人
太行山深处有个槐花村,村口长着棵五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虬结如老龙盘卧,枝头槐花能从春末开到秋初,甜香能飘出二里地。村里老人都说,这槐树是“护村仙”,树根下埋着块刻着“镇山安民”的石碑,打明朝起就守着村子。
村西头住着个叫巧儿的小闺女,八岁那年爹娘进山采药再没回来,是爷爷背着竹篓把她拉扯大。李老汉是村里的“守槐人”,每月初一都要绕树三圈,用山泉水浇树根,树干上还挂着他亲手扎的红布条,说是给老槐树“穿衣裳”。
变故起在霜降前夜。巧儿半夜醒来,见爷爷对着窗外出神,月光把老槐树的影子投在窗纸上,竟像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在叹气。“爷爷,树影咋在动?”巧儿揉着眼睛问。李老汉吧嗒旱烟:“槐树老了,怕是要……”话没说完,窗外突然“咔嚓”一声,碗口粗的树枝断落在地,惊得狗吠声此起彼伏。
二、槐仙托梦诉冤屈
(压低声音,似怕惊醒什么)那晚巧儿做了个怪梦:她站在老槐树下,树影忽然化作白胡子老爷爷,衣摆上落着金黄的槐花,开口便是叹息:“小娃娃,我本是山中槐精,护了村子三百年,如今树根遭了虫害,怕是撑不过冬至。你去槐树洞里找找,有个刻着‘镇山’的陶瓶,里头装着祖上留下的槐根土……”
第二天晌午,巧儿果真在树腰的洞里摸到个陶瓶,瓶身刻着歪扭的小字:“康熙年间,先民插槐为记,取故土封瓶,护佑子孙。”可等她抱着陶瓶跑回家,李老汉却红了眼眶——那是他爹临终前说过的“护村秘宝”,传说用槐根土熬成膏,能解百虫之毒。
谁料村里突然传出闲话:“老槐树要倒,准是李家祖孙偷了仙物!”王猎户举着斧头要砍树取“仙根”,说树倒了能盖三间新房。巧儿急得直哭,夜里又梦见白胡子爷爷:“莫怕,明早你把槐根土洒在树根下,再用槐花蜜喂虫洞……”
三、百家蜜救千年槐
(话锋一转,带点轻快)您猜巧儿咋做的?她挨家挨户收槐花蜜——这槐花蜜得是头茬花酿的,还得用桃木勺搅拌,每家用粗陶罐装着,罐口贴张红符。整整收了九十九罐蜜,她和爷爷在树根下搭起竹架,用棉线蘸着蜜往虫洞里灌,甜香引来了山雀啄食害虫,树根竟慢慢渗出晶莹的树胶,像在流眼泪。
第七天夜里,老槐树突然“哗啦哗啦”抖落满树槐花,花瓣飘到巧儿梦里,白胡子爷爷笑着说:“娃娃心善,虫毒已解。你看那树疤——”巧儿睁眼一看,树干上的虫洞竟长成了人脸模样,嘴角还翘着,像是在笑!
来年春分,老槐树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新枝上开出金红相间的“双色槐花”,香气能安神助眠。李老汉带着巧儿在树下摆了百家宴,全村人围着槐树唱古谣:“槐仙护村三百年,心善自有百灵牵……”
四、槐影深处有人情
如今巧儿成了新的守槐人,每年清明都会在树下摆三个粗瓷碗,分别装着槐花蜜、山泉水和新麦面——那是老槐树托梦时说的“仙家口粮”。有人说曾在月夜看见树影里有小孩追着白胡子爷爷跑,也有人说摸过槐树的人百病不侵。
(放柔声音)您瞧,这老槐树哪是神仙?分明是代代相传的善念在扎根。李老汉临终前告诉巧儿:“当年你爹娘采药坠崖,是老槐树的枝桠勾住了竹篓,救了你一命。”原来早在 decades前,槐树就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善人。
(突然提高声调)列位看官,这正是“树影重重通天地,人心耿耿感鬼神”。您若觉得这故事暖人,左下角的小红心劳驾点亮,就当给老槐树添朵新花!想知道巧儿后来有没有遇见真正的槐仙?明天咱接着讲《山雀衔来槐叶信》——保准让您知道,这世间最灵的法术,从来都是一个“善”字!
来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