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肌松科普行—— 安全・舒适・健康”活动圆满收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15:36 1

摘要:历经七十场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活动,足迹覆盖16个省的42个市、区的第二届 “肌松科普行 —— 安全・舒适・健康” 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在麻醉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不仅让麻醉医生对肌松管理有了全新认知,更在临床实践层面推动了肌松管理技术的革新,成功开启麻醉肌

肌松科普行

历经七十场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活动,足迹覆盖16个省的42个市、区的第二届 “肌松科普行 —— 安全・舒适・健康” 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在麻醉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不仅让麻醉医生对肌松管理有了全新认知,更在临床实践层面推动了肌松管理技术的革新,成功开启麻醉肌松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新时代。

1

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临床经验深度共享

第二届“肌松科普行——安全・舒适・健康”活动邀请了众多麻醉领域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开展了多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和病例分享。专家们深入剖析了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下肌松管理的复杂考量,包括肌松药物选择、监测方法以及拮抗方案等,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例如,在浙江・浙东站中,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陈勇杰医生作了《ERAS指导下全麻手术的肌松管理》的工作汇报,宁波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曹云飞教授分享了《肌松剂应用合理性的实例分析》的病例,让参会者对肌松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中展示了大量典型病例,涵盖了深肌松手术、超重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等不同类型,通过病例研讨和专家点评,让麻醉医生们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肌松管理方案,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如在京冀站活动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高金贵医生进行《喉部巨大肿物切除术麻醉管理》病例分享,患者因肿物压迫气道导致插管困难,团队通过精准的肌松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成功保障手术安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汪润主任进行《ERAS理念下减重手术的肌松管理》的病例分享,则针对超重患者代谢特点,提出“低剂量肌松药+持续监测”的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在上海站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范羽教授带来的《深肌松管理对肝脏手术患者的获益》引发热烈讨论。范羽教授指出,对于肌松管理,手术医生在处理时面临术后肌松残余带来的风险,如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而新型拮抗药物的临床应用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高患者苏醒安全性。系列活动分享了不同围术期管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采用深肌松策略在降低手术伤害、提高外科医生对手术满意度方面的优点,为其他麻醉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2

特殊人群的全麻肌松管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此次活动以 “聚焦特殊人群热点话题,探讨和优化全麻肌松管理” 为核心目标,直击临床痛点。针对老年患者、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肥胖患者及急诊患者等特殊群体,活动通过专题研讨、病例剖析等形式,系统性地探讨了肌松管理的个性化策略。

“麻醉安全的本质是对生命个体差异的尊重。肌松管理需突破‘标准化’思维,建立‘一人一策’的精准诊疗体系。”3月29日,在“安全·舒适·健康——2025肌松科普行”第三站活动中,大会主席、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东亚教授呼吁通过学术交流推动麻醉学科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

系列活动引发麻醉医生强烈共鸣,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精准化管理是守护特殊人群麻醉安全的关键防线”。

3

凝聚行业共识 赋能学科发展

自 1940 年肌松药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麻醉学科经历了从“让患者睡过去”到“让患者安全舒适醒来”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全麻手术的“三驾马车”之一,肌松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在老年患者占比超过 35% 的手术人群中,因肌松药代谢减慢导致的肌松残余风险显著增加;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新型术式中,对肌松精准控制的要求达到亚毫米级;而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监测设备匮乏、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更成为制约肌松管理规范化发展的瓶颈。

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姚兰教授在2024年11月18日举办的第二届“肌松科普行——安全・舒适・健康”北京首站上所强调的:肌松管理在全麻手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临床中肌松管理面临的挑战,例如不同手术和患者对肌松需求各异,肌松监测普及不足导致术后肌松残留问题待解决。

现阶段,术后肌松残余仍然是手术室的常见问题。尽管指南强烈推荐肌松监测,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麻醉医生监测率仍然较低。

“肌松相关知识与技术的普及推广至关重要。”同期会上,北京协和医院申乐教授提到,肌松科普行系列活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其意义深远。

该系列活动致力于帮助麻醉医生把握肌松临床前沿动态,分享最新临床应用及创新成果。旨在为麻醉领域同行传递新知识,搭建基层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助力麻醉医生更精准、高效地运用肌松这一重要“武器”。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第二届“肌松科普行——安全・舒适・健康”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临床医生对于肌松监测的关注度,同时还增加了他们对术后肌松残余处理的临床经验,有助于肌松监测的推广,以及提高麻醉医生对肌松拮抗的重视程度。

《医师报》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共同打造的“肌松科普行”活动,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学术交流平台。从 2022 年首届活动聚焦基础理论普及,到本届实现临床实践创新突破,系列活动累计培训麻醉医生超 5 万人次,不仅有效推动了肌松管理知识与技术的普及,更为麻醉医生搭建了交流互鉴的桥梁。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列为重点任务。第二届“肌松科普行——安全・舒适・健康”活动正是对这一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多方位推动优质麻醉资源下沉。

这场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学术接力赛,正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为实现麻醉医学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排版:张晶

编辑:玉辉

审核:尹晗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来源:医师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