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赌对了,不选美国选中国,中国车企碾压特斯拉,狂捞4950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21:13 1

摘要:2025年二季度,一份财报让自动驾驶圈炸开了锅,文远知行的Robotaxi业务营收飙涨836.7%,达到4590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6.1%。

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2025年二季度,一份财报让自动驾驶圈炸开了锅,文远知行的Robotaxi业务营收飙涨836.7%,达到4590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6.1%。

这个数字放在三年前资本寒冬时,几乎没人敢信,更有意思的是,撑起这份业绩的主力战场,不在自动驾驶内卷激烈的中国一线城市,而在千里之外的中东沙漠。

从海外名校终身教授到自动驾驶公司CEO,韩旭带着文远知行在这个烧钱的赛道上跑了八年。

当特斯拉等巨头还在北美小范围测试时,他已经把无人驾驶出租车开进了阿布扎比的半座城市,甚至在沙特拿到了首张自动驾驶牌照。

中东土豪们对自动驾驶的热情,可能比他们对石油的依赖还要深,韩旭每年往中东跑好几趟,亲耳听到沙特领导人宣布:到2030年要让15%的公共交通变成自动驾驶。

迪拜更激进,目标是25%的出行实现无人驾驶,这种政府层面的强推动,让中东成了自动驾驶公司的淘金场。

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的运营已经覆盖了半座城市,今年五月更是开启了全程无安全员的纯无人驾驶试运营。

但韩旭更看重沙特利雅得这个潜力股,这座城市像极了90年代的中国,到处是工地,城区和人口都在疯狂扩张。

“每半年去一次,城市面貌都不一样”,韩旭发现这里的交通需求不是线性增长,而是随着城市面积扩大呈几何级爆发。

中东的先天优势肉眼可见:油费电费便宜,光伏产业发达,没有老旧城区改造的负担。

更关键的是,当中国一线城市已经定型时,利雅得这样的新兴城市正在从零开始规划交通,自动驾驶得以直接嵌入城市基建。

就像当年深圳抓住了电子产业的窗口期,文远知行正在中东复制这种“同步成长”的模式。​

这种布局逻辑也被用到了国内,除了北京、广州等成熟市场,文远知行正积极对接雄安新区。

那些人类司机不愿去的新区偏远地带,反而成了自动驾驶填补空白的黄金区域,毕竟机器人不会担心空驶回程。​

尽管业绩暴涨,Robotaxi仍没解决一个痛点:高峰期等车要40分钟以上,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加车不就行了?

但韩旭算过一笔账:要是保证高峰期两三分钟能叫到车,低谷期就会有大量空车趴在路上,纯属浪费。​

这里藏着个平衡术,小马智行CEO彭军曾预测,要到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得有5万辆车的规模。

但韩旭不认同这种简单的规模论,他打了个比方:“10个人盖房要一周,不代表100个人一天就能完工。”

盈利与否,得看单车成本、运营效率,更得看安全,1000辆事故率高的车,赚的钱还不够赔的。​

文远知行的解法是平台化战略,一套算法用在五六个产品上,成本自然降下来,在阿布扎比,他们已经能实现24小时纯无人运营,而特斯拉同期在美国的测试还得配安全员。

动态调价也是个办法,就像早晚高峰的地铁分担了交通压力,韩旭想通过价格杠杆让用户错峰出行,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起等车时间,他们更在意车是否安全、干净、舒适。​

自动驾驶行业最近回暖明显,融资额比前两年好太多,但韩旭见过周期:2018年那波热潮退去后,多少公司死在了技术落地的前夜,现在活下来的,靠的都是真本事。​

最能体现技术坚守的,是对激光雷达的态度,去掉雷达改用纯摄像头方案,成本能降不少,但小物体检测稳定性就没了保障。

“这不是省钱,是赌安全”,韩旭宁愿慢点盈利,也不碰这种捷径,文远知行同时推进端到端、VLA等多种技术路线,就是为了避免押错宝。​

面对特斯拉CyberCab的竞争,韩旭看得很开,特斯拉想靠现有车主车辆组建车队,有点像出行界的Airbnb,而文远知行深耕特定城市做运营,市场足够大,最终比拼的还是谁更安全、更经济。​

创业八年,韩旭常说“完美是优秀的敌人”,他没时间追求每个技术细节都完美,只想在安全前提下尽快推进。

从教授到CEO,他带着公司在沙漠里挖出了第一桶金,接下来要做的,是在全球城市的交通脉络里,编织出更密的自动驾驶网络。​

这场比赛远没结束,当沙特的沙漠公路上跑满无人驾驶出租车,当雄安新区的居民习惯用APP召唤Robotaxi。

我们或许会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片里的出行未来,正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布局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来源:江语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