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竹编:从地方特色迈向全球市场的传奇之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15:10 1

摘要:今年3月,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及商务厅联合发布2024年“川货寄递”工程成效通报。数据显示,自贡竹编制品以161万件的销量成绩再次荣登寄递项目超百万件行列,这是自贡竹编产业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自贡融媒记者 池莉 刘晓丹 文/图

今年3月,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及商务厅联合发布2024年“川货寄递”工程成效通报。数据显示,自贡竹编制品以161万件的销量成绩再次荣登寄递项目超百万件行列,这是自贡竹编产业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这些精妙绝伦的手工制品,究竟是如何跨越地域界限,从自贡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的呢?据自贡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大量本土手工竹编制品通过快递被送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其中,超99%的竹编制品出自自贡荣县年轻企业家龚勋之手,经由各大电商平台畅销四方。龚勋也因此得了个“筲箕哥”的响亮名号。

萌芽:电商初探 邂逅竹编宝藏

4月15日,恰逢荣县河口镇的逢场天。清晨7点,龚勋如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农贸市场门口,开启当天的直播卖货。“逢场天嘛,就是大家买卖东西的日子,网销可比传统方式快多啦。”龚勋笑着解释道。他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的各类农副产品,再化身“桥梁”,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将这些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龚勋(左一)在河口农贸市场直播

谈及网销自贡竹编的契机,龚勋回忆起自己2017年在西安工作时的经历。那年过年,他回荣县与发小相聚。发小的一句“开网店吧”,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互联网蕴含着巨大商机。于是,他迅速行动,开设网店,主营河口当地农副产品和竹编制品。彼时,河口地区不少老人仍坚守着纯手工制作竹编制品的传统,筲箕、钵盖、笆篓等应有尽有。龚勋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扣除运费等成本后,每件商品能净赚1至2元。“当时,我在西安负责线上运营,父亲在河口负责发货。”

随着业务蒸蒸日上,龚勋惊喜地发现,竹编制品市场广阔,大有可为。“外地人觉得环保又新奇,在外地生活的本地人则视为一种情怀。”他笑着说,就这样,其竹编生意日销售额轻松突破千元大关。

竹编仓库

腾飞:全球视野 竹编远销四方

2018年,龚勋毅然决定回到自贡,全身心投入自贡竹编制品的网络营销事业。“聚集民间竹编艺人共同发展是关键。”龚勋深知手艺人的重要性。为了网罗更多竹编艺人,他走遍自贡各个乡镇,最终寻得近60位竹编手艺人。每次上门取货时,他都会根据每位手艺人的专长,精准确定产品种类、尺寸,并约定下次取货时间。遇到定制产品时,龚勋还会根据产品难易程度,亲自画图并上门和艺人们反复沟通,“一般定制的是工艺品摆件或者挂件。”

2018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成为龚勋竹编生意的关键节点,单日销售额一举突破3万元大关。2019年的“双十一”,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8万元。此时,他的竹编产品不再局限于供应国内市场,而是远渡重洋,畅销东南亚、加拿大、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德国等地。随着业务版图不断扩张,自贡周边城市的竹编手艺人也纷纷加入龚勋的团队。

支撑:仓储物流 助力全球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龚勋位于自贡中通转运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的仓库,仿佛置身于竹编制品的海洋。90多种竹编制品琳琅满目,你能想到的竹编制品这里都能看到。龚勋一边引领记者参观,一边自豪地介绍:“这种圆筲箕可是我们8年来的销冠,国外客户也爱不释手。”

目前,他的仓储物流一条龙服务已形成完整体系。每天清晨,第一轮直播卖货准时开启,3名主播至少进行5场直播,现场打包发货,极大提高了效率。记者看到,现场25名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忙碌地打印快递面单、打包包裹、清点货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龚勋与吕朝元交流技艺

困境:传承危机 手艺人日益减少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挑战。龚勋坦言,竹编手艺人数量的减少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8年来,最早合作的那批手艺人早已陆续离世。今年,为龚勋提供竹编制品的200名手艺人中,自贡本地仅有20余名,其余的分布在周边城市。

跟随龚勋的脚步,记者来到自流井区仲权镇永胜村十一组吕朝元家。这位82岁的手艺人,5年前开始为龚勋提供竹编制品。“眼睛越来越不好使咯。”吕朝元无奈地说道,编织一个直径30厘米的钵盖,除去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不间断编织三个小时。“我年纪大了,只能编一会儿歇一会儿,速度越来越慢。”尽管如此,只要身体允许,吕朝元表示会继续与龚勋合作。“他出的价格高于市场,我多了一份稳定收入,还能打发时间。”吕朝元说,目前他每月能编织40个竹编制品,收入约2000元。

吕朝元告诉记者,他的编织手艺是从小跟父辈学的。最初是编来自用,后来偶尔卖钱贴补点家用。目前,家中只有他和弟弟会这门手艺,但已后继无人。“年轻人不愿意学,他们更愿意外出打工。”

破局:创新前行 竹编未来可期

面对竹编艺人日益稀缺的困境,龚勋曾考虑出资开办竹编制品培训班,既确保产品供应链稳定,又传承这门传统技艺。由于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这一计划当前无奈搁浅。“一方面说明农村经济越来越好,不需要用手工挣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年轻人有了更多职业选择,可以不再单纯依赖传统手工劳动谋生。”龚勋感慨道。

即便如此,龚勋并未放弃希望。他正积极探索新路径,让自贡竹编持续闪耀光芒。无论是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公众意识,还是创新设计吸引更多消费者,亦或是寻求外省竹编合作,龚勋都在用实际行动,努力让自贡竹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自贡竹编的故事仍在续写。它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连接世界各地爱好者的友谊信物,承载着传统产业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编辑:欧亚非

编审:张宏彦

来源:自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