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电气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始终是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各种干扰、电涌以及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系统瞬间异常或永久性损坏,因此,保护措施的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保护装置中,“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是两种具有针对性、互补
在现代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电气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始终是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各种干扰、电涌以及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系统瞬间异常或永久性损坏,因此,保护措施的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保护装置中,“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是两种具有针对性、互补性的防护装置。地凯科技将详细探讨这两种保护器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主要区别、配合使用方案以及实际案例,并回答后备保护器是否必须安装在电路系统中以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方案。
二、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的基本概念
1.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浪涌保护器主要用于防范由于雷击、开关操作、静电放电等原因引起的瞬时过电压。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吸收、钳制或旁路浪涌能量,避免瞬间高电压进入敏感设备。主要特点包括:
快速响应特性:能够在毫秒甚至微秒级别对浪涌作出反应,保证保护设备在高瞬时电压出现时迅速工作。
能量吸收与钳制:利用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及其他吸收元件,将浪涌能量转化掉或限制至安全电压。
多级保护结构:有时会采用分级设计,前级保护器截断大部分浪涌能量,后级则精细钳位剩余电压,以保护终端敏感设备。
2. 后备保护器(Backup Protective Device)
后备保护器通常指在主保护装置故障或失效情况下起补充保护作用的设备。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后备保护器的作用包括:
二级、三级保护:在一次保护设备(如主熔断器、断路器或电子保护装置)工作失败或者响应不及时时,后备保护器能介入,进一步切断故障电路,从而降低设备遭受长期损伤的风险。
电气故障隔离:当意外故障发生时,通过对电路进行隔离,防止故障蔓延,同时为下一步维修提供安全保障。
保护链冗余:通过多层次防护措施构成“保护链”,在极端情况下提供最后一道防线,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三、工作原理与主要区别
1. 工作原理
浪涌保护器
工作原理主要集中于对瞬态高电压的快速响应。一般设计上会采用非线性元件,如MOV,当输入电压超过预设的钳位电压时,MOV迅速进入低阻状态,将过高电压钳制住,并通过内部消耗元件或外部接地,将能量引入地中。部分产品还结合了气体放电管,当电压极高时发生电弧放电,以分流浪涌能量。
后备保护器
后备保护器则侧重于系统保护的冗余设计。其工作原理通常依赖于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例如过流、过温或电压异常等);当主保护器失效后,后备保护器会检测到异常,并迅速断开故障电路。其响应速度不需要达到浪涌保护器那样的毫秒级,但必须确保在故障持续发展之前切断危险电路,从而保证设备安全。
2. 主要区别
防护对象不同:
浪涌保护器主要针对瞬态电压及能量冲击,保护的是电气元件免受瞬时高压冲击;后备保护器则为电路系统在连续性或器件失效时提供备用切断和隔离功能,防止故障扩散或加剧。
响应时效及机制:
浪涌保护器要求极高的响应速度,其元器件在接收到浪涌信号时必须瞬时响应,将浪涌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后备保护器响应时机较为宽松,但在系统出现异常时必须发挥作用,提供二次保护。
安装及应用层次:
浪涌保护器一般安装在设备供电的入口处或敏感电路入口处,以过滤掉所有外部浪涌干扰;后备保护器则更多应用于关键设备或高风险区域的内部电路,作为主保护失效后的补充保护。
四、地凯科技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的配合使用方案
为了实现多层次的电气防护,通常建议浪涌保护器与后备保护器相互配合使用,构成完整的保护体系。以下是常见的配合使用方案及实际案例:
1. 分级防护设计方案
在大中型电气系统中,分级防护设计通常采用如下层次结构:
第一级保护:
在电源输入端安装高性能浪涌保护器,用以截断由于雷击或外部干扰引发的瞬态高压。此处的保护器功耗大,能承受高能量浪涌。
第二级保护:
在配电箱或主控制系统区域内部,安装中等级别的浪涌保护设备,用于进一步钳制可能经过第一道保护仍然残留的浪涌电压。
第三极保护(后备保护):
在关键负载处,布置后备保护器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在正常工作时,后备保护器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检测到异常(如持续过电压、过流或主保护失效),便迅速切断该区域电路,确保重要设备不受进一步损害。
此种分级防护方案在通信基站、高速数据中心以及医院等重要场所应用广泛。例如,在通信基站,输入侧浪涌保护器能够有效过滤由于雷电引起的大电涌,而后备保护器则在设备长期运行出现异常时将故障节点隔离,保证其它通信链路正常运作。
2. 智能监控与联动控制方案
针对智能电网与智慧工厂的应用,集成化智能保护系统正逐步普及。该方案通过实时监测各电路节点的参数,利用传感器及控制器实现如下功能:
异常检测与告警:
系统利用快速检测算法,实时监控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当检测到超过安全阈值的情况时,主防护器如浪涌保护器先行响应,同时向中央控制系统发送告警信息。
自动切换与后备保护:
当主保护器因故障或极端浪涌未能完全保护设备时,中央控制系统会指令后备保护器启动,通过断路操作隔离故障区。此联动动作不仅保障了系统整体安全,还为后续人工干预或自动修复赢得宝贵时间。
实际案例中,智慧工厂的供电管理系统已经采用这种方案,在设备集中区域配置多级防护,并通过PLC或SCADA系统监控数据变化,实现智能预警与自动断电功能,从而大幅减少因瞬态电压干扰或设备异常引发的停机事件。
3. 多元冗余技术结合的方案
在某些恶劣环境下,如重工业、矿山电力系统,高能浪涌和复杂工作环境并存,单一保护手段难以满足需要。此时,通过多元冗余技术结合使用不同工作原理的保护器显得至关重要:
组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浪涌保护器:
在同一电路中,可同时安装MOV和气体放电管等不同类型的浪涌保护装置,实现对不同频谱及能量级浪涌的全覆盖保护。
SCB后备保护器与断路器、熔断器的联合作业:
将电子式后备保护器与传统机械断路器或熔断器结合,使得在浪涌保护失效或主保护动作延迟时,机械保护能作为稳固的安全屏障发挥作用,形成互为补充的保护链条。
地凯科技后备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在电气系统安全防护中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浪涌保护器以其迅速响应和能量钳制能力,主要用于对瞬间过电压和浪涌事件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备保护器则以冗余保护和故障隔离为核心设计目标,为主保护失效情况下提供补充保障。两者的联合应用构成了电气系统中多级防护、冗余设计的核心理念,从而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电力环境下,设备能长期稳定运行,人员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地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