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迎大考?特朗普再告媒体,150亿索赔引发自由争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4:05 1

摘要:事情发生在9月15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他列出的被告包括《纽约时报》的四名记者和企鹅兰登书屋,原因是这些机构和个人“恶意发布”了对他的批评内容。

特朗普又双叒把媒体告上法庭了。这次,他的目标是《纽约时报》和企鹅兰登书屋,指控他们“恶意诽谤”,索赔金额高达150亿美元。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媒体发起天价诉讼了,但这次,他的操作再次引发了对新闻自由的激烈讨论。

事情发生在9月15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他列出的被告包括《纽约时报》的四名记者和企鹅兰登书屋,原因是这些机构和个人“恶意发布”了对他的批评内容。

比如,《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直接说特朗普“不适合担任总统”。而企鹅兰登书屋出版了一本书,标题就够刺激:《幸运的失败者:唐纳德·特朗普如何挥霍其父的财富并创造了成功的假象》。

特朗普认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扭曲事实、恶意中伤”,于是向法院提交了诉状。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干了。他之前也起诉过《华尔街日报》《CBS》《ABC新闻》,从左到右、从自由派到保守派,凡是敢批评他的媒体全都被他“收拾”过。虽然不少案件最终被驳回,但特朗普打官司的目的很明显——让媒体害怕。

为什么这么多人担心特朗普的这些诉讼会打压新闻自由?答案很简单:天价诉讼带来的“寒蝉效应”。

对媒体来说,无论最终能不能赢官司,漫长的诉讼过程本身就会耗费巨大的时间和财力。如果输了,那巨额赔偿更可能直接让一些中小型媒体破产。

这对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避免可能的诉讼风险,很多媒体可能不再敢于发表敏感话题,特别是对权力的监督和批评。这种“自我审查”会让新闻自由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滥用法律的行为,在法律界有个专门术语:SLAPP,即“针对公众参与的战略诉讼”。很多州已经通过了反SLAPP法案,目的是保护言论自由,但在联邦层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反SLAPP法,这让特朗普的诉讼有机可乘。

特朗普的这次诉讼能不能成功?从历史来看,难度很大。

美国法律对新闻自由的保护非常强。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是一个标志性案例。当时,美国最高法院确立了一个重要原则:公众人物要想在诽谤案中胜诉,必须证明媒体发布内容时“明知内容失实”或者“对真相鲁莽漠视”,也就是所谓的“实际恶意”原则。

这条原则让诽谤案的原告承担了非常高的举证责任。你不仅要证明媒体写错了内容,还得证明他们是故意写错的。特朗普要说服法庭相信《纽约时报》和企鹅兰登书屋是“有意造谣”,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会寄希望于他对最高法院的影响力。特朗普在任期间提名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使最高法院形成了6比3的保守派多数阵营。最近,最高法院确实在一些案件中做出了对特朗普有利的判决。如果这起案件一路上诉到最高法院,是否会动摇“实际恶意”这一原则,还真说不准。

无论特朗普的诉讼是否成功,这类天价索赔已经对新闻自由造成了实质性威胁。

首先是财务压力。即便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财力雄厚,也不可能对每一场天价诉讼都无动于衷。更别提那些独立媒体和小型新闻机构,它们可能在第一轮诉讼中就被拖垮。

其次是舆论环境。特朗普频繁起诉媒体,向整个行业传递了一个信号:批评我之前,想清楚你能不能承担后果。 这让很多媒体在报道敏感话题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最后是司法的不确定性。如果“实际恶意”原则真的被推翻,美国的新闻自由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公众人物将更容易起诉媒体,而媒体则会因此更加谨慎甚至沉默。

特朗普能不能赢这场官司,取决于法庭如何看待“实际恶意”的适用。但即便最终败诉,他的目的也已经部分达成——通过一场场高成本的法律战,给媒体制造麻烦,打击他们批评的勇气。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自由不是免费的。”

来源:BOSS外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