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闭嘴后,西贝事件竟还没结束!突然又冒出一堆公司声援西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3:18 1

摘要:最卖力的当属新辣道创始人李剑,这人9月19日在餐饮论坛上直接开炮,说罗永浩“不负责任,伤害行业和消费者长期利益”。等等,这话怎么听着耳熟?哦对了,六天前他还在视频号直播里悬赏20万,非要证明“冷冻和添加剂≠劣质”。

谁能想到呢?

罗永浩的锤子刚放下没几天,西贝的“友军”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了,一个个举着“行业大义”的旗号,恨不得把老罗喷成餐饮公敌。

最卖力的当属新辣道创始人李剑,这人9月19日在餐饮论坛上直接开炮,说罗永浩“不负责任,伤害行业和消费者长期利益”。等等,这话怎么听着耳熟?哦对了,六天前他还在视频号直播里悬赏20万,非要证明“冷冻和添加剂≠劣质”。

合着西贝的事儿还没扯清楚,预制菜联盟倒先抱团取暖了?

巴奴毛肚火锅的杜中兵、吉祥馄饨的张彪、朱光玉火锅的李扬、霸蛮牛肉粉的张天一、胖东来的于东来,甚至海底捞也算凑了个脸面(要不要避雷自己选吧)。

这群老板背后用的都是中央厨房模式、冷链物流和预制菜配方,平日里为了确保每家分店的口味一致,哪家不靠冷冻半成品?这次他们一拥而上为西贝站台,难道真是为了“捍卫正义”?

来看看声援名单:巴奴、吉祥馄饨、朱光玉火锅、霸蛮牛肉粉……哪个不是预制菜的重度用户?巴奴嘴上喊着“产品主义”,后厨的标准化手册比高考大纲还厚;吉祥馄饨的馅料全国统一配送,跟“现包”俩字基本不沾边;朱光玉的锅底全是工厂预制,辣度都是流水线定死的。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预制菜利益共同体”的紧急避险——西贝要是真被钉死在“欺诈”柱子上,下一个被消费者唾沫淹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简单来说,这群老板背后用的都是中央厨房模式、冷链物流和预制菜配方,平日里为了确保每家分店的口味一致,哪家不靠冷冻半成品?这次他们一拥而上为西贝站台,不为正确,只为自保。

大伙抵制西贝、抵制贾国龙,难道真的是因为反感预制菜吗?

其实消费者反感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当成傻子忽悠。你看看人家米村拌饭,直接大大方方把“预制菜”印在菜单上,价格压到二十块钱以下,反而门店越开越多。反观西贝,致歉信都要抠字眼,把“虐”字加上引号,生怕承认自己理亏。就这样还有一群同行抢着洗地,真是魔幻现实主义餐饮版。

因为预制菜根本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连锁餐饮的命根子,让他们放弃“预制菜”这种邪修路子,那老板的法拉利谁来买单?

有人统计过,与现炒相比,预制菜这玩意儿起码能让人工成本砍掉三成,出餐速度翻倍。西贝2023年营收62个亿,靠的就是这套“中央厨房+门店加热”的模式。要是消费者彻底觉醒,谁还愿意花59块钱买一袋加热的冷冻鲈鱼?更别说那些打着“现炒”招牌却偷偷用料理包的门店了。

最讽刺的是,这帮声援企业一边骂罗桑“不懂行业”,却没一个人敢正面回应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大家反感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毕竟快节奏的日子里,谁没吃过几顿加热即食的便当?真正让人膈应的,是花着 “现做” 的钱,吃着冻了大半年的菜,还被商家用 “锁鲜技术”“中央厨房标杆” 这些词忽悠。就像西贝,一边说自己 “100% 无预制菜”,一边把冷冻两年的西兰花端上桌;巴奴杜中兵说 “西贝食安是行业标杆”,可自家菜单上也没写清楚哪些菜是预制的;吉祥馄饨张彪谈 “信任”,却避而不谈为啥不把馅料的保质期标在菜单上。

这群老板们绕来绕去,说白了就是想保住 “现做” 招牌带来的溢价 —— 毕竟人均一百多的客单价,要是明说 “这菜冻了快一年”,谁还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是什么?是连锁餐饮行业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

国家六部门去年就发文要求 “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需明示”,广东省更是出台了全国首个预制菜标识标准,可这些声援西贝的品牌里,有几家主动公示过自家的预制菜比例?西贝倒是开放了后厨参观,结果三天就又关上了门,所谓的 “透明化”,不过是临时搭台的 “作秀”。

现在国家卫健委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未来强制披露是板上钉钉的事,到时候再想靠 “抱团捂盖子” 蒙混过关,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这些忙着给西贝站台的餐饮老板们,与其花心思在舆论场上 “演团结”,不如赶紧回去给自家菜单加个备注,老老实实告诉食客 “这道菜是预制的”“保质期多少天”。毕竟大家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只是不接受被忽悠、被收割。

要是真把消费者惹急了,再好的 “声援话术”,也救不了那些越来越冷清的门店!

---

来源:青青子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