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通关02检验鉴别除杂题解法-物质的除杂练习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01:55 1

摘要:A、除去CO2中的CO,CO具有可燃性,但是一氧化碳混合在二氧化碳中,难以和氧气接触,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物质的除杂

1.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SO4

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分离Fe3O4与Fe2O3

磁铁吸引

D

检验某溶液中有Cl-

取样,加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2.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Ca(OH)2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H2SO4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鉴别Ba(OH)2、NaOH、稀盐酸三种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

A.AB.BC.CD.D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蒸馏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鉴别NaCl和NH4NO3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A.AB.BC.CD.D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B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滴加稀盐酸

C

鉴别软水和硬水

测溶液的导电性

D

分离硫酸铜固体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

A.AB.BC.CD.D

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鉴别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分别加一定量的氯化铵,研磨闻气味

C

分离KCl和MnO2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NaCl中的BaCl2

加适量硫酸钠溶液,过滤后蒸发结晶

A.AB.BC.CD.D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A.AB.BC.C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试剂(适量)

操作

A

Fe

CuO

稀硫酸

过滤、洗涤、烘干

B

CO2

CO

氧气

点燃

C

CuCl2溶液

H2SO4

Ba(NO3)2溶液

过滤、洗涤

D

Cu(NO3)2溶液

AgNO3

过量的铜粉

过滤、洗涤

A.AB.BC.CD.D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分离Cu粉和Fe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KNO3中混有少量NaCl

降温结晶、过滤

D

除去NaCl中少量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A.AB.BC.CD.D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KCl固体(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C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木炭粉(CuO)

在空气中灼烧

A.AB.BC.CD.D

10.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KCl (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Na2CO3)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物质的除杂

1.

【答案】C

【解析】A、除去CO2中的CO,CO具有可燃性,但是一氧化碳混合在二氧化碳中,难以和氧气接触,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NaCl溶液中的MgSO4,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但是引入了新杂质氢氧化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离Fe3O4与Fe2O3,用磁铁吸引,Fe3O4可以被吸引,Fe2O3不能被吸引,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某溶液中有Cl-,取样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溶液,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

【答案】D

【解析】A、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Ca(OH)2,加入过量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除去了氢氧化钙,引入新杂质盐酸,方法错误;

B、除去盐酸中的少量H2SO4,加入适量的硝酸钡,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和硫酸钡沉淀,除去了硫酸,引入新杂质硝酸,方法错误;

C、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都生成二氧化碳,都可以使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涂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法错误;

D、鉴别Ba(OH)2、NaOH、稀盐酸三种溶液,取样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方法正确;

故选:D。

3.

【答案】C

【解析】A、检验软硬水使用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A正确;

B、铁粉会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多余的铁不溶于水,可以过滤除去,B正确;

C、稀硫酸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氯化钠中混有硫酸钠,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试管外壁温度会下降,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温度几乎不变,D正确。

故选:C。

4.

【答案】A

【解析】A、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A正确;

B、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通过分别滴加稀盐酸的方式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B错误;

C、应用肥皂水来鉴别软水和硬水,故选项C错误;

D、无法通过溶解、蒸发的方式来分离硫酸铜固体中的泥沙,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5.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方案正确;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研磨会产生氨气,即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氯化铵和碳酸钙研磨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两种物质,方案正确;

C、分离KCl和MnO2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氯化钾溶解,二氧化锰不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溶液,需要再把氯化钾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固体,方案不正确;

D、除去NaCl中的BaCl2,加适量硫酸钠溶液,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钠固体,方案正确;

故选:C。

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B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C中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中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正确。

故选C。

7.

【答案】D

【解析】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洗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

【答案】B

【解析】A、泥沙难溶于水,故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加入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铜,但没有得到铁,达不到分离的目的,符合题意;

C、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答案】D

【解析】A、氮气中含有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氮气与灼热的铜网不反应,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氧气。A正确;

B、KCl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KCl固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固体。B正确;

C、FeCl2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氯化铜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余下的铁粉和生成的铜,即可得到FeCl2溶液。C正确;

D、木炭粉中含有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木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与氧气不反应,木炭粉被除去。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0.

【答案】D

【解析】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虽然能除去杂质,但会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如果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得到的是MnO2而不是KCl,此选项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的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虽然能除去杂质,但会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错误;

D、锌粉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不仅可以除去杂质硫酸铜还可以增加硫酸锌的质量,然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和新生成的铜,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来源:芸芸课堂

相关推荐